四川“00后”女钢筋工每天在工地干10小时赚320元:已干5年想多存点钱,让父母少辛苦一些 在陕西一处建筑工地上,24岁的四川巴中女孩小刘冒着烈日蹲在地上熟练地绑扎钢筋,大颗汗水沿着眼镜镜框一滴滴滑下,每天10个小时的户外工作让她的皮肤变得粗糙、黝黑 说起为啥一头扎进钢筋工这行,小刘总带着点四川姑娘特有的爽朗。19岁那年她刚高中毕业,本想跟着同村姐姐去南方电子厂打工,可回家看到父亲因常年在工地扛水泥累得直不起腰,母亲在田里忙活一天后还要缝补旧衣服凑家用,她当晚就改了主意。“电子厂一个月才四千多,钢筋工虽然累,但一天三百多实打实能拿到手,能更快帮家里还完盖房欠的债。” 刚上工那阵子,小刘没少哭鼻子。钢筋又沉又硬,她纤细的胳膊根本抡不动扎钩,第一天下来手指就被磨出三个血泡,晚上躺在工棚的板床上,连抬胳膊的力气都没有。带她的王师傅见她年纪小还肯吃苦,特意把自己用熟的轻便扎钩送给她,还教她“巧劲”——绑扎时先把铁丝拧半圈固定,再借力转动手腕,既能绑得结实又省力气。就这样,她跟着师傅学了三个月,从只会递工具的小工,变成能独立完成梁体钢筋绑扎的熟手,工资也从一天150元涨到了320元。 工地上的日子单调又重复,小刘却有自己的“小坚持”。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洗漱完就着咸菜啃两个馒头当早饭,六点准时到工地放线、搬钢筋。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她会和工友们躲在塔吊阴影下吃自带的饭菜,大多是前一晚煮的腊肉炒青椒,就着米饭能吃两大碗。有人劝她女孩子别这么拼,找个文员工作轻松又体面,她总是摆摆手:“体面不能当饭吃,我多干一天,爸妈就能少干一天。”去年冬天工地赶工期,她跟着班组连轴转了半个月,瘦了八斤,拿到工资后第一时间给父母寄了一万块,还特意叮嘱母亲买件新棉袄。 如今小刘在工地已经干了五年,攒下的钱不仅帮家里还清了债务,还给父亲换了台新的电动三轮车。她有个小本子,上面记着每天的收入和开支,最下面写着“目标:再存两年,回老家开个小超市”。她说自己不怕晒黑,也不怕手上的老茧变厚,就怕父母还像以前那样辛苦。“等超市开起来,爸妈守着店就行,不用再风吹日晒了。” 看着小刘蹲在地上麻利地穿梭在钢筋架之间,很难想象她这个年纪的姑娘,本该是打扮得漂漂亮亮逛街的年纪。可她选择了扛起钢筋,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孝心”。现在不少年轻人总抱怨工作累、赚钱难,却不愿放下身段踏实打拼,对比小刘的坚持,更让人明白“靠双手吃饭,靠努力撑起家”从来都不是过时的道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24岁的女孩小刘来自四川巴中,她在陕西工地上干钢筋工。起初工头给她日薪200元,
【66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