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总除不掉,或是肺气太虚,千金名方肺脾同调很多朋友总说自己湿气重,尝试了各种

飞翔说健康 2025-09-13 07:34:37

湿气重总除不掉,或是肺气太虚,千金名方肺脾同调

很多朋友总说自己湿气重,尝试了各种祛湿的方法,像喝红豆薏仁水、用中药泡脚等,可还是感觉身体沉重,四肢乏力,脸上油光满面,舌苔又厚又腻。其实,这并非祛湿方法不管用,而是没找到湿气的真正根源。很多时候,湿气重的病根不在湿本身,而是肺里的阳气太虚了,也就是中医所说的 “肺气不足”。

也许有人会疑惑,肺和湿气能有什么关系呢?中医理论中,肺主气,司呼吸,同时还负责通调水道。肺就像一个高高在上的“水官”,它能够调节水液的运行和排泄。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城市,那么肺就是城市的排水系统的总调度。当肺气充足时,水液能够正常地输布和排泄,就如同城市排水系统畅通无阻。

但要是肺气太虚了,就好比排水系统出现了故障,水液无法正常代谢,就会在体内积聚形成湿气。而且,肺气不足还会导致卫气虚弱,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湿气的侵袭。这时候,湿气就会像“敌军”一样,在体内肆意妄为,让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更糟糕的是,肺气不足的人,脾胃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肺与脾是母子关系,肺气不足会导致脾气虚弱,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减弱。这就好比一个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一旦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团队的效率都会下降。所以,只想着祛湿而不补肺气,就如同只在表面清理积水,而不修复排水系统,湿气自然会反复出现,难以根除。

因此,去除湿气的关键,在于先把肺气补起来。肺气充足了,水液代谢才能恢复正常,脾胃的运化功能也能得到提升。

唐代药王孙思邈留下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子——补肺汤。这个方子虽不算复杂,却能精准地补肺气、祛湿邪。方子里的人参最为关键,它能大补肺气,增强肺的功能,让肺这个“水官”重新恢复活力。黄芪也起着重要作用,它能辅助人参补气,同时还能固表止汗,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桑白皮和紫菀能润肺止咳、化痰祛湿,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炙甘草则能调和诸药,让整个方子的药性更加平和。

总之,祛湿不能只盯着湿气本身,要从根源上补肺气。等肺气充足,水液代谢正常了,湿气自然就会被排出体外,身体沉重、乏力等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当然,每个人体质不同,补肺汤虽好人参9g,黄芪24g,熟地24g,五味子6g,紫菀9g,桑白皮9g。

0 阅读:40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