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承认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是已经没有退

百日依山尽 2025-09-13 17:26:29

欧盟承认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是已经没有退路。法国政坛大乱,德国市场暴跌,意大利极右抬头,欧盟危机四伏,却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高调赴美,商讨对中国的“二级制裁”,理由是中国买了俄罗斯的能源。  欧盟内部的混乱早已显现。法国政坛近期陷入动荡,执政党在国民议会的席位优势不断缩小,多项政策推进受阻,街头抗议活动频繁发生,民众对政府的支持率持续下滑。政府试图推动的养老金改革、能源政策调整等举措,屡屡引发社会分歧,政坛内部的派系斗争也愈发激烈,使得法国在欧盟内部的决策影响力受到削弱。 德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作为欧盟经济的 “发动机”,德国市场近期出现明显暴跌。工业领域的订单量大幅减少,尤其是汽车、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受全球供应链波动和能源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盈利空间不断压缩。股市中,多个重要指数连续多日下跌,投资者信心受挫,资金外流现象明显,德国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 意大利的极右势力则在政治舞台上持续抬头。极右政党在地方选举中接连获胜,其提出的移民政策、经济保护主义主张获得不少民众支持。这种政治倾向的变化,不仅影响意大利国内的政策走向,也给欧盟的整体团结带来挑战,使得欧盟在制定共同政策时,更容易出现分歧与妥协。 即便内部问题重重,欧盟却将注意力转向中国。近期,欧盟多国代表集体前往美国,与美方就对中国的 “二级制裁” 展开商讨。所谓 “二级制裁”,主要针对与俄罗斯有能源贸易往来的中国企业,试图通过限制这些企业与欧盟市场的合作,迫使中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能源。 但事实上,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完全基于双方自愿,遵循市场规律,属于正常的国际贸易范畴,欧盟以此为由推动制裁,缺乏合理依据。 中国在能源领域的选择,始终以保障自身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俄罗斯作为全球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与中国在能源贸易上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基础,双方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应对能源价格波动,也为俄罗斯能源出口提供了稳定渠道。欧盟试图通过制裁干预正常的国际贸易,本质上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 如今,面对欧盟的制裁动向,中国已没有退路。中国企业在积极应对可能到来的制裁影响,同时,中国也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拓展市场空间。欧盟在自身危机未解决的情况下,执意推动对华制裁,不仅可能影响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也会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欧盟能否在内部危机与对外博弈中找到平衡,其对华政策最终会走向何方,仍有待观察。

0 阅读:0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