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死于1052年,却被后世膜拜到了2025年。在他之后,每一个人只要提到他,眼里只有敬佩和崇拜,就连毛主席都表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文武双全的人才,直到千年之后,人们都还在膜拜他,他就是范仲淹。 提到范仲淹,大部分人第一印象就是他的《岳阳楼记》和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这两句话仅仅只是他伟大才华当中的冰山一角。 当西夏大军大举入侵宋朝的时候,范仲淹临危受命前往前线指挥战事,范仲淹来到前线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原先的战略部署,加强军队训练。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范仲淹率领大军对西夏大军发起反攻,彻底将西夏军赶出了宋朝的领土,同时还发现了不少有才干的将领,将他们一一都提拔了起来。 范仲淹的作风和当时任人唯亲的官场风格很不一样,只要有能力,并且可以证明自己的,范仲淹都会一一提拔,这也为宋军带来了一批有才干的大将。 在打退西夏军之后,范仲淹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回去让仁宗犒劳自己,而是专心于修筑西北防线,将十二座旧要塞修建为城,吸引流亡的百姓回归,加强防御力量。 建立如此丰功伟业的范仲淹,在古代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世家公子才会有这样的机会,但范仲淹并非出生豪门世家,甚至差一点就只能在山里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了。 范仲淹的童年并不幸福,父亲早年去世,老家不认他们,只能在天平山上自生自灭,幸好天无绝人之路,母亲改嫁到长山朱氏之后,日子终于是好了起来。 为了不辜负母亲对自己的期望,也为了报答养父的养育之恩,范仲淹刻苦读书考上了进士,当上了一个九品芝麻官,一般来讲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实现了翻身了。 由于刚正不阿,作风清廉,范仲淹很快在几个好友和领导的推荐下从九品芝麻官升至为了泰州西溪盐仓监,其中他发现了旧海提年久失修的问题,主动提出重修。 范仲淹的才华逐渐吸引到了朝廷的重视,被提拔到了朝堂之上,此时的范仲淹已经是咸鱼翻身了,一般当官当到这个地步大多数人都会开始谨言慎行,生怕招惹是非。 但范仲淹依旧不改自己的习惯,从不阿谀奉承,比如仁宗想要大兴土木,立刻被范仲淹劝阻说此举劳民伤财,还提出了不少自己对于治理天下的看法。 虽然这些建议没有被仁宗所采纳,但却让仁宗看到了范仲淹的一片赤诚之心,特别是在朝廷党派斗争当中,范仲淹备受牵连时,范仲淹依旧不愿意低头还表示自己就算死也要为民请命。 在得到仁宗的重用之后,范仲淹开始主持改革,改革范围不仅仅涉及到了军队,同时还有农业,官制,徭役赋税等方面,如果成功的话,那宋朝将会迎来一片大好的局势。 可奈何天不遂人愿,由于改革所牵扯到的各方势力利益太深,大量的官员对此深感不满纷纷开始弹劾范仲淹,最终仁宗扛不住压力,将范仲淹调离了京城,改革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离开京城之后的范仲淹来到了邓州就职,由于刚正不阿,为官清廉,深受邓州百姓爱戴,即使是后续仁宗想调范仲淹重新回到京城,邓州百姓也苦苦哀求不要让范仲淹离开。 公元1052年,范仲淹与世长辞,追封为楚国公,他所留下的遗产不仅仅是给宋朝留下了一大批有能力的将领,同时也留下了一大批向往成为他一样的有志之士。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在他踏上仕途的那一刻开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将自己的一切都捐献给了国家,千年以来人民纪念的不仅仅是他留下的精神,还有对他的尊重和崇拜。 参考文献:《宋史》
范仲淹的确是文武双全,文可以说是历史上一流水平,但武在北宋都算不上一流,谁能说出他出名的战例?最多知道一句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文武全才大概要数诸葛亮和曹操了,文武都是一流水准。历史上能进文武双庙的人除了诸葛亮,还有杜预。但杜预的文才显然在人文荟萃的中国历史上,还到不了最高层次。
Fyz
中国历史不乏范仲淹之人才。范仲淹还算幸运的,至少半幸运,没有埋没。
青鸟和飞鱼 回复 09-14 10:43
关键是遇到了好的君主,仁宗
Two小穷 回复 09-14 09:58
孙武也是文武双全人物,他提出的改革措施赵王不采纳。
用户10xxx12
历史上人才不少,明君不多。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假如他在赵构朝,莫须有也不是没可能。
cqs2000
范仲淹和辛弃疾。两个文武双全的牛人[点赞]
六翼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初中时背的课文,居然几十年后还依稀记得。少年时的记忆力真好,记得当时念了几遍就记住了。年青人确实要珍惜学习的好时光
退而结网
谥号“文正”,那是至高的推崇
用户12xxx71
就是可以了,范仲淹帮助国家抵御外敌,后代却出了个引狼入室的范文程
任晓
范仲淹是典型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李元昊可以说都躲着他走,就是不去进攻他负责的区域,因此没什么战绩。。。。还有一个典型的就是驻守北方后的戚继光,你有见戚继光大破过北方胡虏?真的是对方不给机会呀。。。
用户10xxx61
可惜出了范文程汉奸
哄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
金属狂潮
几千年历史才有几个死谥文正的!
新手上路
文正,自范仲淹后成为文官死后最高的荣耀。
用户15xxx86
辛弃疾也是文武双全
用户22xxx63
谥号文正,这份量可想而知!一般人可得不到的!
游方郎中
范仲淹之才无疑是顶级的,但如果只看到其才,只能算是了解了了其万分之一,
曾经的你
文正
深圳市华锦激光科技
陆游等都是
武为民
祖辈打外敌后辈出了一个外敌汉奸范文程!
流云
“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历史上能得到敌方敬畏的有多少?
风叨叨
中国历史庙号 仁宗 ,的有几位?君臣不相负,刘备和诸葛亮,也算一对!
清风笑
范仲淹的确是非常厉害!奈何他生在北宋,以钱买和平。
封之岁月 回复 09-14 15:56
转移支付。
1111
戚继光之前有很多著名战例,范仲淹有吗?如果戚继光没有之前的战例,有几个人认识他?历史上驻守北方的将领多了,反倒是有外族入侵的时期,无论输赢,守将往往还有点名声,难道那些没被入侵时期的将领都是善战者无赫赫战功?范仲淹到底是有防守的成功战例,还是有进攻的成功战例?你用什么证明他善战?用敌人没打他的防区证明吗?还是用北宋文人相互吹嘘证明?那句民谣的完整内容为“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所谓西贼闻之心骨寒的韩琦,好水川之战大败而归。如果没有好水川之战,他是不是也是善战者无赫赫战功?敌人也不是傻子,选择进攻点必然是从对自己有利来考虑,而未必就是敌人打不过。难道名将不是靠战绩来定而是靠敌人没来定?整个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北宋基本都处在劣势,范仲淹的所有作为都没有改变哪怕一丝战争态势,连局部都没有,不知怎么就成名将了?最多算中规中矩。同样是进士出身的王韶收服熙河地区,扭转了对西夏的态势,这才是实打实的名将。王韶是嘉祐二年进士,这届是科举史上的天花板,可惜他文才不显。
一片树林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文正公,后世大臣的偶像!
墨隐
唐宋八大家宋出了六个,基本都是范仲淹当考官时考中的进士。
殿前司
这样的谪仙人物怎么会有范文程这样的不肖子孙?
游方郎中
都在那儿文才武才的,独独看不到文正公的德行,这不是买椟弃珠吗?可惜了
大飞
不是还有个辛弃疾吗?
身不在远方。。心也在路上
力压唐宋八大家滴。。。存在。。。唯有东坡居士。。。与之并肩。。。
用户10xxx39
晁仲约案始末
用户10xxx39
官方正式给谥号文正的人。
柏拉图
范文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