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和谈存在可能性吗?先说答案,希望不大,主要是东大不想谈了,想脱钩。至于为什么,其实美国已经没钱了,政府囊中羞涩,大部分普通人也手头紧,有钱人只是极少数,而且这些人对东大的产品需求也不多。 美国政府现在的钱包比谁都瘪,联邦政府债务早就突破了37万亿美元,2025财年的预算赤字眼看就要摸到1.9万亿美元的边儿。更要命的是,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都把美国的评级给降了,这就好比一个人借钱借多了,信誉跌了,想再借钱周转都难。 政府手里没闲钱,自然就没底气搞那些需要大笔投入的合作项目。过去中美谈合作,不管是经贸还是科技,多少都得有点资金支持,现在美国连维持自身运转都得靠举债,哪还有余粮去推进和谈?光是应付每天的利息支出就够头疼的,这种时候让他们拿出诚意来谈合作,简直是强人所难。 政府没钱,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更不好过。超市里的食品价格一个月能涨0.6%,加油的时候看着跳表都心疼,油价环比就涨了1.9%。工资单上的数字看着好像涨了点,但扣除通胀之后,实际能到手的增长少得可怜,有的人甚至感觉日子还不如以前宽裕。 更让人揪心的是工作也不稳妥,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创了好几年的新高,大家都怕手里的饭碗说没就没。这种时候,普通人花钱就得精打细算,以前常买的中国日用品、小家电,现在可能就得掂量掂量,能省则省。 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受影响,美国那边自然觉得,就算和谈成了,能从贸易里捞到的好处也不如以前多了,谈不谈的意义也就没那么大了。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不是还有不少有钱人吗?但这些富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真没那么大。美国这几年一直喊着要让制造业回流,加征关税搞保护主义,说白了就是想让富人把钱投到本土产业上。 那些豪宅里的奢侈品、高端电子产品,要么是欧洲牌子,要么是美国本土货,很少能看到中国高端商品的影子。普通老百姓买不动,富人又不稀罕,美国自然觉得没必要通过和谈来维持庞大的贸易规模,反正赚不到多少真金白银。 这种经济状况直接让美国的心态变了。以前中美贸易热络,美国商家能从中国进货赚差价,消费者能买到便宜货,政府也能从中收点税。现在普通人消费力降了,商家进货量少了,政府税收也受影响,反而觉得中国产业链成了负担。 于是就想着脱钩,搞自己的小圈子,把供应链往本土或者盟友那边迁。可这种想法哪那么容易实现? 中国制造的体系全、品种多,小到假睫毛大到智能家居,美国消费者早就习惯了这种便利,就算加关税,还是有人偷偷从中国代购。但美国政府现在一门心思钻牛角尖,觉得只要脱钩了就能解决问题,根本没心思考虑和谈能带来的好处。 说到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现在这财政状况,就像一个家里快揭不开锅的人,哪还有心思跟邻居商量怎么合伙做生意?他们更关心的是怎么把自家的账本糊弄过去,怎么让手里的钱能多撑几天。这种时候要让他们坐下来跟中国谈合作,谈共赢,难度确实太大了。 毕竟和谈需要诚意,更需要实力支撑,当一个国家连自家的经济窟窿都填不上的时候,合作的动力自然就没了,剩下的只有想办法收缩防线,搞所谓的“自保”。所以中美和谈这事儿,短期内怕是很难有实质性进展。
中美和谈存在可能性吗?先说答案,希望不大,主要是东大不想谈了,想脱钩。至于为什么
阿智通鉴
2025-09-14 16:44: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