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心酸了!一位大学生母亲吐槽说:“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大学,辅导员给我打电话,说你天

在下雒无畏 2025-09-15 15:29:37

太心酸了!一位大学生母亲吐槽说:“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大学,辅导员给我打电话,说你天天在宿舍里打游戏!我本来不相信,坐了十多个小时火车,到学校看到这一幕,心都碎了……网友:都一样,大专这几年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花光了父母的钱,一点意义都没有!   有位母亲,家里条件本就不宽裕,可她总说“知识能改命”,咬着牙供儿子上大学。   一年下来,学费加生活费要好几万,对这个家来说不是小数目。   开学前,儿子说想要部新手机,母亲摸了摸瘪下去的口袋,还是答应了,她想着手机能方便联系,还能帮着学习,是给儿子的“助力工具”。   那时候她满脑子都是盼头,觉得儿子到了大学肯定能好好学,将来找份好工作,不用像自己一样吃苦。   可没盼多久,辅导员的电话打来了,说她儿子天天在宿舍打游戏,根本不上课。   母亲一开始怎么都不信,她觉得自己掏了这么多钱,儿子不该这么不懂事。   为了弄清真相,她没坐贵的高铁,选了要开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一路颠簸着往学校赶。   路上她还老安慰自己,说不定是辅导员误会了,儿子其实在好好读书。   直到站在宿舍门口,看见儿子眼睛盯着手机屏幕一动不动,手指飞快地操作,连她来了都没察觉,她心里那点侥幸才彻底碎了。   网上有人说“大专这几年,就是花光父母的钱,一点意义都没有”,这话听着扎心,却也说出了不少人对这类情况的焦虑。   为什么这些年轻人到了大学,会一头扎进游戏里?   其实不能只怪他们“不懂事”。   很多孩子高中时被管得严,所有目标就只有高考,等考上大学,突然没人盯着了,就像船没了舵,不知道该往哪走,这就是“高考后的目标真空”。   现实里找不到方向,游戏里却有清晰的规则,打一场赢了就能马上有成就感,这种“即时反馈”,刚好填补了他们心里的迷茫。   现在不少父母像这位母亲一样,觉得给孩子钱、满足物质需求,就已经足够了。   他们把供孩子上大学当成“投资”,盼着孩子将来能“回报”,却忘了和孩子聊一聊心里的想法。   这种只给物质、少了精神引导的付出,让孩子没学会怎么对自己负责,也没明白父母的钱来得有多不容易。   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要醒过来。   上大学不是“解放”,而是要开始为自己的人生打算。   可以试试找份课余兼职,比如在图书馆整理书籍,赚点零花钱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赚钱不容易。   也可以多参加社团活动、学科竞赛,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定下一个小目标。   慢慢就会发现,现实里的成就感,比游戏里的更实在。   其实这些年轻人不是故意要辜负父母,更多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长大的自己。   要是从小就能有人引导他们想想“自己喜欢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培养起远大的目标,或许到了大学,他们就不会这么迷茫。   但现在意识到也不晚,只要家里多些理解和沟通,学校多些引导和帮助,孩子自己愿意迈出第一步,就能从游戏的迷茫里走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毕竟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开始,只要找到目标,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   说到底,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看到孩子的“不懂事”,更要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孩子走上正路,你觉得呢?

0 阅读:53
在下雒无畏

在下雒无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