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美国国防部,刚刚单方面宣布:中国统一台湾的权力,被剥夺了。就在副部长希克斯,用大段篇幅承认了中国的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之后,她话锋一转,直接替我们,划下了台湾问题的“最终红线”。 希克斯的言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美国近期对华战略调整的集中体现。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就包含多项涉台条款,不仅计划持续对台军售并定期报告交付进度,还准备与台防务部门建立全面培训机制,甚至研究设立美台联合规划大队的可行性。 这些举措与希克斯的表态形成呼应,显示美国正逐步突破以往的"战略模糊",试图将台湾问题工具化,服务于其印太战略布局。 从法律层面看,美国的这种单方面宣告完全站不住脚。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明确规定,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 联合国2758号决议早已从法理上解决了台湾的地位问题,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遵循一个中国原则。美国如今试图违背自身承诺,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本质上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粗暴践踏。 在军事部署上,美国确实在西太平洋动作频频。关岛作为其"第二岛链"的核心,近年来不断强化防御体系,部署了陆基"宙斯盾"系统、"萨德"反导系统以及新型AN/TPY-6相控阵雷达,打造所谓"增强型综合防空反导系统"。 海军方面,新型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已取代老旧的洛杉矶级常驻关岛,提升了水下作战能力。空军则依托安德森基地,频繁开展"敏捷战斗部署"演练,试图保持前沿威慑。然而这些投入巨大的军事建设,恰恰暴露了美国对自身优势逐渐丧失的焦虑。 与美国的军事动作相对应的是中国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从经济数据看,中国GDP连续多年保持增长,2023年已突破129万亿元,经济体量稳居世界前列。 军事方面,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2024年与俄罗斯等国开展的联合军演频次创下新高,中俄海军在西太平洋的联合巡逻已实现常态化,展现出日益增强的区域拒止能力。这种实力对比的变化,使得美国所谓"剥夺"中国统一权力的言论显得格外苍白。 美国在亚太的盟友体系也并非铁板一块。日本虽然在2024年防卫白皮书中炒作"台湾有事",但这一立场遭到中国的严正驳斥。韩国则因日本在白皮书中重提独岛主权问题提出强烈抗议,显示出美盟友内部的矛盾。 更重要的是,日本国内对不断增加的防卫预算怨声载道,岸田内阁支持率跌至15.5%的历史低点,这种不得人心的政策难以持续支撑美国的战略野心。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美国此时抛出如此激进的言论,背后有多重战略考量。国内政治层面,临近选举周期,渲染"中国威胁"成为转移国内矛盾的惯用手法。 战略层面,美国试图通过打"台湾牌"迟滞中国发展,维持其在亚太的主导地位。技术层面,希克斯力推的"复制者"计划试图通过无人系统集群获取军事优势,这种技术狂热反映了美国对传统军事优势弱化的担忧。 然而现实是,台湾问题作为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中国的统一进程不会因任何外部势力的阻挠而停滞,这既是历史必然,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 美国不断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事端,不仅严重破坏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也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极大风险。近年来中国军队的一系列演训活动已充分表明,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从全球格局看,美国的这种单边主义行径正在透支其国际信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深度交融,试图通过军事围堵和政治操弄遏制他国发展的做法早已不合时宜。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会有丝毫妥协。美国若继续在台湾问题上铤而走险,只会加速自身霸权的衰落,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企图都注定不会得逞,台湾回归祖国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美国所谓"剥夺"中国统一权力的言论,不过是其霸权思维的虚幻表演,既动摇不了中国的决心,也改变不了最终的结局。
民众党提出高标准的“蓝白合”初步方案:一,2026年“蓝白合”,支持黄国昌参选新
【12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