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个卖芝麻球的妇人长得貌美如花,神相袁天罡偶然遇见了她,夸她有贵人之相,日后会大富大贵。谁知这妇人因为这件事守寡两年,还被街上的流氓天天骚扰,朝中的常何将军惦记着她,想要纳她为妾,妇人不胜其扰,直到有一天,一个白衣书生走进了她的生命。 大唐贞观年间,社会风气开放,民生渐安,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选贤任能。这时候出了个马周,字宾王,清河茌平人,生在隋文帝开皇末年,父母早亡,家境贫寒。从小靠亲戚接济,埋头苦读,熟稔诗经左传,学问扎实。可惜行为散漫,不受乡里重用。武德年间,他补上博州助教,本是机会,谁知他嗜酒如命,上班不管事,常常喝得东倒西歪,误了多少公事。博州刺史达奚恕气得直摇头,几次教训,他也知道不对头,干脆辞职,云游四方,寻条出路。 马周这一走,风餐露宿,碰了不少壁。贞观五年,他路过新丰镇,进一家旅店歇脚。店主王翁人老心善,看出他身上有股子正气,不但没计较他的穷酸样,还资助路费,写信给长安的女儿王氏,让他去投奔。王氏就是那个卖芝麻球的妇人,丈夫早几年因病去世,她守寡两年,靠街头小摊维持生计。摊位在东市一角,芝麻球炸得香脆,生意本该红火,可自从袁天罡那件事后,一切都变味了。 袁天罡是大唐有名的神相,精通相术,帮李世民看过龙脉,也给不少人断过命理。那天他逛东市,瞅见王氏长得标致,骨相清奇,就说她有贵人之相,将来富贵双全。这话一传开,本是好事,可在市井里头,传着传着就走样了。王氏本就貌美,丈夫一走,寡居本就招眼,如今加了这层“贵相”,街头那些闲汉流氓更来劲了。天天黄昏收摊时,他们三五成群堵上门,言语下流,动手动脚,生意都做不成。王氏人聪明,守着妇道,不肯低头,可日子真难熬,夜里还得提心吊胆。 更麻烦的是朝中常何将军,常何是武将出身,带兵打仗有功,府里姬妾一大堆,听闻王氏的事儿,动了歪心思。派人上门提亲,带金银首饰,许诺荣华富贵,想纳她做妾。王氏哪肯从,明确回绝,说自己守节,不想再嫁,何况做妾没正室名分。常何脸挂不住,派兵丁监视摊位,变相施压。王氏摊前冷清,行人绕道,她咬牙坚持,靠着父亲王翁的信,勉强撑着。这两年寡居,本该低调度日,谁知一句相语,招来这么多是非。 马周拿着王翁的信,风尘仆仆到了长安,直奔东市王氏家。贞观五年,正是太宗求言的时候,民间旱灾频发,皇帝下诏,让臣工献策。马周投奔王氏,她一看信,知父亲眼光准,这书生不凡,就留他住下。两人聊起家常,王氏得知马周学问好,又无家室,便动了心思。她利用和常何的旧识,把马周荐到将军府做幕僚。常何本想借机再提纳妾的事儿,见王氏推马周上前,也就收了心思,收留下来。 常何府里头,正为太宗的诏令发愁。他武夫一个,治国策论不在行,便让马周帮手。马周坐下来,提笔写了二十多条建议,条条切中要害:兴水利,赈灾民,调粮储,抑制豪强,全是为民着想。常何一看,拍案叫好,赶紧整理上奏。李世民阅罢,觉得对胃口,直问是谁写的。常何老实交代,是府中客马周。李世民大喜,召马周进宫,殿上考校,马周对答如流,逻辑严密,太宗龙颜大悦,当场封他监察御史。 马周一入仕途,就如鱼得水。他出身寒门,深知百姓苦楚,进谏直言不讳,帮太宗推行仁政。贞观八年,升中书侍郎;贞观十一年,拜中书令,当上宰相;贞观十七年,又升尚书右仆射,封河间郡公。马周一生清廉,节俭治家,从不营私舞弊,屡次劝太宗爱惜民力,抑制土地兼并。他的策论,推动了贞观之治的深化,国力强盛,百姓安乐。 王氏在这过程中,功劳不小。她荐马周时,机敏利用常何的势,利用旧识铺路,又避开纳妾的纠缠。马周得官后,常何为结好,主动提亲,两人遂成夫妻。王氏嫁过去,正室身份,帮夫操持家务,辅佐理政。马周夫妇齐心,贡献大唐盛世。王氏虽民间出身,却凭智慧立足,体现了唐风中女子不让须眉的一面。
唐朝,一个卖芝麻球的妇人长得貌美如花,神相袁天罡偶然遇见了她,夸她有贵人之相,日
蕊蕊聊过去
2025-09-15 18:41:29
0
阅读: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