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周子昆和何子友新婚。许世友瞧了瞧何子友,对周子昆说:“也就你敢娶她

靖江的过去 2025-09-15 22:38:03

1937 年,周子昆和何子友新婚。许世友瞧了瞧何子友,对周子昆说:“也就你敢娶她,我们四方面军,谁有这胆子?” 这话,勾起了大家对何子友过往经历的回忆。 在延安窑洞里,许世友端着粗瓷碗,灌下一口烈酒。他望向院子里和周子昆说笑的何子友,突然拍腿大笑:“老周啊老周,你们红一方面军的人,真敢闯!” 周子昆正低头整理婚书,听见这话抬眸,眉峰微挑:“世友兄,这话怎么说?我倒要讨教讨教。” 许世友指节重重磕在石桌上,震得酒碗跳了跳:“你娶何子友,我们四方面军谁敢?当年在川陕苏区,她单枪匹马挑了马家军三个骑兵。连我许和尚的少林拳,在她面前都占不到便宜。这样的女中豪杰,谁敢轻易招惹?” 话音刚落,何子友掀帘进来。她穿灰布军装,腰间束着皮带,眼神锐利。 她的目光扫过许世友,许世友下意识挺直腰板。这何子友,不是一般女子。 许世友和她的渊源,要追溯到 1933 年秋的通江城外。那时,许世友任红四方面军红九军副军长,听说独立团有个何排长能空手夺枪,就找了处校场,要和她比试。 何子友才二十出头,却凭着武当 “五毒殛手”,在川北闯出了名号。 许世友记得清楚,当时自己使出少林 “罗汉拳”,拳风刚猛,却被何子友以柔克刚,掌风缠着他,逼得他连退三步。 何子友后来对警卫员说:“许将军的拳,刚猛有力。我练的武当拳,专能借这股猛劲化解。” 那场比试持续了半柱香时间,最后两人打成平局。 许世友事后对人说:“论招式,我未必输。可她那股狠劲,很多男人都比不上。” 后来长征路上,何子友率妇女团断后。面对追兵,她单手持双枪,另一只手挥大刀劈开铁丝网。 张国焘曾感叹:“这女子若为男儿,定能领兵十万。” 周子昆与何子友的姻缘,始于一场 “误会”。 1936 年冬,红军西路军西渡黄河,周子昆作为红五军团参谋长随军行动。那时,何子友在妇女团任团长,两人在永昌城外相遇。 周子昆正查验伤员,看见何子友蹲在雪地里,给伤兵裹伤,手指冻得通红,动作却细致。 他忽然想起早年陈毅说的话:“川北有位何女侠,枪法准,心更善。” 于是上前搭话:“何团长,敢和我赌酒吗?” 何子友抬头,眼里闪过一丝笑意:“赌酒?许将军都输过我三坛。” 周子昆这才知道她和许世友拼酒的事,当即让人取来延安特酿的高粱酒。 两人连饮三大碗,何子友面不改色,周子昆却先红了耳根。他本以为自己是书生遇豪杰,没想到反被这 “豪杰” 比了下去。 婚后,在外人看来,他们是 “文武配”。 周子昆原是安源煤矿的工人,1927 年入党后,历任红一方面军总参谋部科长、闽赣军区司令员,有 “儒将” 之称。 何子友是武当传人,枪法准,还擅长骑马泅渡。 许世友常调侃:“老周娶的不是媳妇,是员猛将!” 但少有人知,周子昆的 “儒” 和何子友的 “武”,正好互补。 长征途中,周子昆负责筹粮,何子友就率队护送;周子昆制定战术,何子友就带侦察兵摸哨。 1936 年秋,红军过草地时,何子友曾背着重伤的周子昆走了三天三夜,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这对夫妇的婚姻,在延安引来了不少议论。 有人在背后嘀咕:“周参谋长文弱,怎么镇得住何子友这性子烈的人?” 许世友却拍着胸脯说:“你们不懂!何子友看着厉害,心其实比谁都软。当年在通江,她为救一个被马家军追赶的孩子,单枪匹马引开骑兵。这么侠骨柔肠的人,老周是捡到宝了!” 后来事实也证明,周子昆的 “文” 和何子友的 “武”,在革命中配合得很好。 1938 年,周子昆任新四军副参谋长,何子友跟着他南下,在江南水乡组建抗日武装。 她亲自训练的女兵连,枪法准、骑术精,成了敌后战场的一把利刃。但这段佳话背后,藏着不少人不知道的艰辛。 何子友虽武艺高强,却因长期征战落下病根。据《新四军女兵传》记载,她曾七次负伤。 最严重的一次是在皖南事变中,子弹贯穿左肺,她却咬着牙说:“死不了,还要打鬼子。” 1941 年皖南事变,周子昆牺牲。临终前,他把何子友托付给战友:“她性子烈,你们多担待。” 何子友得知消息时,正在训练新兵。她忍住泪水,转身对战士们说:“哭什么?老周的枪,我来扛!” 建国后,何子友任华东军区军政大学女兵训练队队长,培养了数千名女兵。 她一直保持着红军时期的作风:每天清晨五点起床练拳,餐桌上总摆着粗瓷碗。 许世友晚年常去看她,两人见面不聊别的,就比划两招拳脚,再拼几碗酒。 许世友曾说:“子友走了,可她的拳还在,酒还在,那股子精气神还在。” 如今,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何子友的墓碑和周子昆的遥遥相望。 墓前常有人献上野花,碑文刻着:“革命夫妻,生死与共”。 许世友那句 “也就你敢娶她”,早已成了革命伴侣间的传奇注脚,讲着他们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爱情与精神。

0 阅读:55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