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不愧是冯德莱恩!泽连斯基做梦都想不到,天上真的会大把掉钱 在这个世界上,真有“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不骗你,欧盟这回真干了一票大的,不动俄罗斯的一分钱本金,却能让乌克兰拿到一大笔真金白银。 冯德莱恩这招,简直像变魔术,拿着别人的利息当抵押,借一堆钱给乌克兰,而且还说得理直气壮。 泽连斯基估计都没想到,自己还能靠俄罗斯的“钱生钱”,解燃眉之急。 这出戏的主角,是一笔躺在欧洲“金库”里的巨额资产,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欧盟和G7国家联手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约3000亿欧元的外汇储备,其中超过2000亿欧元就锁在了欧盟手里,主要存在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 说白了,这钱像被冰冻的金山,谁都不敢随便动。 直接没收不行,怕被国际法打脸,放着不用又太浪费。 冯德莱恩灵机一动,来了个“曲线救乌”,不动本金,只动利息,她提出,把俄罗斯这些被冻结资产每年产生的巨额利息,拿来做担保,然后在国际市场上发行所谓的“乌克兰复苏债券”,再用募集来的钱发放长期低息贷款给乌克兰。 听起来复杂?简单说,就是用俄罗斯的“房租”去贷款买房,还让别人住。 这种操作,既不违法,也不失面子,还能让乌克兰马上拿到用得上的钱,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演讲时说得很直白:我们可以用俄罗斯资产的收益为抵押,给乌克兰提供赔偿性质的贷款。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你可以不还,但我们也不怕你不还。 其实,这招欧盟早就试过了,2025年上半年,欧盟已经从这笔“冻结资产”的利息里,拨了101亿欧元给乌克兰。 而就在几天前,又刚刚批出10亿欧元贷款,现在他们打算把这个“临时方案”升级成长期机制,搞出一个稳定的融资通道,帮助乌克兰撑到最后一刻。 冯德莱恩的这套打法,看着风光,但法律上其实是踩着钢丝在走,支持者拍手叫好,说这是“技术性创新”,规避了直接没收俄罗斯资产的法律雷区,还保住了欧洲金融体系的稳定,但反对者可没这么乐观。 不少国际法学者和政策研究机构都在敲警钟,这实际上就是“事实上的资产没收”,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 你不动本金,但把利息拿去借债、发钱,本质上不还是花人家的钱?这有悖于国际财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可能开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 金融圈更是神经紧绷,有分析指出,这种操作极有可能动摇其他国家把外汇储备存在欧洲的信心,谁知道哪天自己跟欧洲闹翻了,账户又被冻结、收益又被拿去借债?这事要是传开,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都可能被撼动。 比利时一开始也很犹豫,毕竟欧洲清算银行就在他们家,真要被俄罗斯反制,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 但最近态度有了转变,比利时外交大臣放话说,只要欧盟27国愿意共同承担法律风险,他们就愿意重新考虑。 这话一出,等于给计划推进打开了大门。 你动了别人的利息,别人当然不干,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已经放狠话:这种行为将招致“迅速而严厉的报复”。 普京更是直接点名批评,说这是在“破坏全球金融秩序”,并威胁将加速推动全球金融体系“去西方化”。 为了防止欧盟“得寸进尺”,俄方也开始反击,他们已经列出了西方资产清单,出台了新规,把“不友好国家”的投资者资产强制存入C类账户,动用需经过俄政府审批。 说白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东欧国家恨不得马上把钱砸给乌克兰,越多越好,但西欧一些国家则更谨慎,担心触法、怕惹麻烦。 这种分歧,让这个所谓的金融创新方案充满不确定性。 从乌克兰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是一场“及时雨”,战争打了三年多,财政早就吃紧。 现在能拿到一笔长期稳定、几乎不用担心还款的贷款,泽连斯基当然喜笑颜开。 但这钱并不是白来的,虽然形式上不要求乌克兰还,但从法律上它仍是债务,未来某一天,如果俄罗斯资产利息不足,乌克兰还是得掏腰包。 而对全球金融秩序来说,这招的影响远远超过俄乌战场,普京的警告虽然听起来夸张,但并非空穴来风。 这种“政治操控金融”的做法,可能让越来越多非西方国家对西方主导的金融体系失去信任。 金砖国家可能加速建设自己的结算系统、储备体系,比如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 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先例一旦立下,未来只要有政治冲突,冻结资产、挪用收益就会成为常态。 金融体系将彻底政治化,规则将越来越不确定,全球资本可能会加速“去西方化”,推动一个多极化、去中心化的新经济秩序悄然成形。 冯德莱恩这次的操作,可以说是一次政治压力下的“金融大冒险”。 看似四两拨千斤,实则风险满满,它试图在援助乌克兰与规避法律雷区之间,走出一条极度狭窄的“中间道路”。
快讯!快讯!不愧是冯德莱恩!泽连斯基做梦都想不到,天上真的会大把掉钱 在这个世
老阿七说史
2025-09-16 10:38:37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