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此饮,意在滋阴清火、补气降逆,兼顾上下三焦!张锡纯的笔下,虚劳发热、气喘咳

飞翔说健康 2025-09-17 15:40:59

张锡纯此饮,意在滋阴清火、补气降逆,兼顾上下三焦!

张锡纯的笔下,虚劳发热、气喘咳嗽的根源,多半离不开阴虚。他认为阴虚就像土地干裂,泉水断绝,一旦风吹草动,尘沙顿起。人体也是如此,津液一旦不足,就容易生出虚火。肺、肾、脾三脏皆可受累,不同脏腑阴分亏虚,表现虽有差别,但本质皆是阴液枯槁。张锡纯据此立方,创制《醴泉饮》,意在滋阴清火、补气降逆,兼顾上下三焦,思路细密而圆融。

若属肺阴虚,张锡纯指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阴不足时,虚火熏蒸,喉中发痒,干咳频作,甚至一动就气喘。此时不可一味清火,否则越清越燥。必须一手滋补肺阴,一手清火理痰。方中生地、玄参、天冬正是凉润滋阴的良药,既能补津液,又能引虚火归于平和,使肺气重新安宁。

若属肾阴虚,张锡纯认为,肾为纳气之本,肾阴不足,就如根基松散,上层楼阁摇摇欲坠。症见咳逆上气,喘息不止,呼多吸少。治疗关键在于填补下焦真阴,只有根基稳固,才能收摄逆气。方中生山药既益脾又补肾,人参则强壮元气。二药相须,既补阴,又扶气,使肾气充盈,下焦稳固,自然能引导上逆之气归于下行。

至于脉象,张锡纯特别强调。虚劳患者常见脉数而弱,既显示阴虚,又提示气分不足。他指出,脾主和缓,若脉见数动,必是脾阴受损。此时需在滋阴药中加入甘草,引补脾阴,并调和诸药。若能佐以薏米、石斛等味淡之品,更能滋脾养胃,使阴液得以长养。由此可见,张锡纯不止关注肺、肾两脏,而是将脾阴同样纳入治疗,体现了他“广守阴源”的思路。

药物配伍之妙,更见张锡纯用心。譬如赭石,他称其“压力最胜”。人参大补元气,若气机浮越,反会助长上火,令咳嗽更烈。赭石沉降之性,正好制约其浮补,使人参之力直入下焦。如此一来,上焦虚火与逆气顺势而降,补气而不致上扰。牛蒡子与山药合用,张锡纯称其“最善止嗽”;甘草与天冬配伍,他又言“最善润肺”。这些搭配,都是他反复临证得出的经验,屡试屡效。

在张锡纯看来,人体阴液分布周身,若阴虚严重,不仅脏腑失养,血脉津液也会枯竭。症见口燥咽干、皮肤干裂、低热心烦。此时必须“以浆多之药滋脏腑之阴”,方能泽养全身。生地、山药正是其中代表,一甘润、一平补,如泉水浸润干土。再辅以玄参、天冬,使滋阴之功更为广泛深厚。

张锡纯的用药,不是单一补益,而是以津液为源头,层层濡养。

《醴泉饮》的精妙,就在于“补而不腻,润而不滞,降而不伤”。张锡纯用此方,不仅治疗虚劳发热,更调理久咳气喘,无论肺阴、肾阴、脾阴不足,都能灵活加减。此方既重视阴液的根本,又兼顾气分的支持,更有赭石导引之功,使全局平稳。张锡纯强调:阴虚之人,不可急躁用力,而当循序渐进,配合饮食起居,少辛辣,多滋润,使阴津渐复。如此,方能使虚火潜藏,津液复生,气机归于安和。

0 阅读:46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