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美国都不敢在关税上与中国硬碰硬,墨西哥却跳了出来,要对中国加征50%的关税。为

诸葛利剑 2025-09-17 16:24:52

连美国都不敢在关税上与中国硬碰硬,墨西哥却跳了出来,要对中国加征50%的关税。为了讨好美国,墨西哥穷就穷点,也要给地主家送粮。多方位,多角度的制造麻烦,创造对立,但蚂蚁岂能撼动大象? 墨西哥这个决定可不是闹着玩的,2025年9月10日,他们政府直接宣布对1371种进口产品征收10%到50%的关税,主要针对中国和其他没签自贸协定的亚洲国家,其中汽车、钢铁和纺织品税率直奔50%。这波操作预计影响520亿美元的进口额,占墨西哥总进口的8.6%,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避免外国货倾销砸了本地工人的饭碗。但说白了,这事儿和美国脱不了干系,美国老担心中国产品绕道墨西哥进北美市场,影响美墨加协定,所以华盛顿那边一直在施压。 墨西哥经济部长也说了,这能帮本土汽车厂扩产,比如在普埃布拉州多开生产线,保住32.5万个就业岗位。中国那边当然不干,商务部发言人直接说希望墨西哥三思,别牺牲第三方利益,还警告可能有反制措施。9月12日,墨西哥官员就计划和中国代表谈这事儿,估计是想缓和,但关税计划还是推进了。这不光是经济事儿,还牵扯到地缘政治,墨西哥穷归穷,但为了讨好美国,也得咬牙扛着。 其实类似事儿在其他小国身上也上演过,立陶宛就是个典型例子。2021年11月18日,他们允许台湾在维尔纽斯开代表处,这事儿直接戳了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结果中国11月21日就把外交关系降到代办级,还召回大使。立陶宛那边本来想借这事儿拉近和台湾的经贸,尤其是半导体领域,但中国直接施压企业停进口立陶宛货,立陶宛出口到中国几乎归零。到2024年底,新政府还想修复关系,说开台湾代表处是个外交失误,但代表处没关,关系也没升回去。欧盟也卷进来了,2025年1月还闹到WTO,说中国胁迫立陶宛,但这事儿拖到现在也没啥大进展。立陶宛经济受了点冲击,但靠欧盟撑腰,没崩盘。这事儿本质上是小国想借美国和欧盟的势,在台湾问题上出头,但结果就是自讨苦吃。 捷克也跟着掺和,2023年1月30日,新总统彼得·帕维尔刚当选,就和台湾领导人通电话,这可是欧洲首位在任领导人这么干。中国外交部第二天就谴责,说这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帕维尔还说捷克和台湾共享自由民主价值观,要加强合作。3月20日,捷克议会代表团还访台,谈经贸啥的。中国限制了部分经贸往来,捷克企业丢了些订单,但整体经济没大问题,还求欧盟帮忙。这几年捷克对华态度越来越硬,部分是因为乌克兰战争影响,他们想重新审视对华关系。但说到底,还是在美国推动下,小国在台湾议题上当马前卒。 菲律宾在南海的事儿就更热闹了,从2013年1月22日提起仲裁案,说中国九段线无效,海牙法庭还判了。到2025年,这事儿还没消停,8月11日,中国军舰接近菲律宾船,激光照射啥的。仁爱礁附近,中国海警用水炮阻拦菲方补给船。9月11日,菲律宾抗议中国在黄岩岛设自然保护区,说这是侵占。中国军方9月14日巡逻南海,还警告菲律宾别挑衅。菲律宾加强和美日联合演习,士兵在岛礁部署。这背后,美国在撑腰,菲律宾想借美军保护争海域,但实际控制没变,中国巡逻常态化。菲律宾经济依赖中国贸易,但政治上亲美,这矛盾让事儿越闹越大。 韩国反华游行也隔三差五来一场,2025年2月开始,保守派就闹腾,7月22日几千人围中国使馆,高喊口号。8月10日,警方调查右翼团体辱华。9月9日,明洞商家要警察管管,说影响旅游。总统李在明批评这些游行,说不符韩国民主形象。中国大使馆要韩国加强保护,7月10日发函。这些示威往往和亲美势力挂钩,借总统丑闻放大声音。但游行后很快就平息,使馆正常运转。韩国经济离不开中国市场,这闹腾也只是表面文章。 这些小国这么干,多半是受美国影响,有的握着把柄,有的求军事援助或经济支持。美国想围堵中国,就拉这些盟友出头,墨西哥关税就是例子,怕特朗普上台后对墨西哥加税,所以先对中国下手。立陶宛和捷克在台湾问题上,也是借欧盟和美国撑腰。菲律宾南海靠美军演习,韩国游行有亲美团体。但这些举动都没动摇中国地位,中国经济体量大,外交稳健,小国闹腾后往往自己吃亏。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