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新华社发布了 9月18号凌晨,新华社发布了。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14年间,中华儿女共赴国难、浴血奋战。如今,94年过去了,硝烟散去,但那些血与泪,我们不能忘!勿忘历史,吾辈自强!(新华社) 今天是9月18日,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应铭记的日子。94年前的此刻,沈阳城外柳条湖的一声巨响,如恶魔的咆哮,撕开了黑夜的宁静,也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却贼喊捉贼,反诬中国军队破坏 。随后,日军以此为借口,兵分三路炮轰东北军北大营 。而彼时的东北军,竟接到了“不抵抗”的命令 。 将士们虽满腔怒火,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军旗倒下,国土沦陷 。短短四个多月,东北三省便全部落入日军之手,3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开始了长达14年的苦难岁月 。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黑暗时光。东北的火车站,挤满了逃难的百姓。孩子们哭天喊地,寻找着失散的爹娘;老人们则紧紧揣着全家福,在炮火的轰鸣中瑟瑟发抖。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绝望与无助。那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间悲剧。然而,中华儿女向来有着不屈的脊梁,岂会任人宰割? 杨靖宇将军在长白山的密林深处,孤身一人与日军周旋。饿了,就嚼一口棉絮;渴了,就抓一把雪塞进嘴里。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想过放弃,直到最后一口气。 当敌人剖开他的胃,发现里面只有未能消化的草根和棉絮时,他们也不得不为杨靖宇将军的坚韧和顽强所震撼。赵尚志将军带领着抗日联军,在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中,用简陋的武器与装备精良的日军拼杀。 他们不惧严寒,不畏强敌,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绝不屈服。还有无数无名的普通百姓,他们虽没有显赫的身份,却有着炽热的爱国之心。 有的冒着生命危险给抗联送粮送药,有的毅然拿起锄头、镰刀,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强大的敌人,也许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赶走侵略者,恢复祖国的尊严。 14年的抗战,不是一串简单的数字,它是一代人流尽的鲜血,哭干的泪水,是用无数生命堆砌起来的“不亡国”的坚定信念。那是一段充满了悲壮与抗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 如今,94年过去了,硝烟早已散去,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然而,有些东西却在不知不觉中被人们淡忘。走在街头巷尾,偶尔会听到有人把抗战历史当作“段子”来调侃,有的年轻人整天沉迷于娱乐视频,甚至连九一八事变发生在哪一年都记不清楚。 还有一些影视剧,为了追求收视率,把严肃的抗战题材拍成了“神剧”,剧中的主角们个个神通广大,日军则被描绘得愚蠢不堪。这哪里是对历史的尊重,分明是对先烈们的亵渎!当年,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难道就是让我们这样去糟蹋、去消遣的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勿忘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是为了培养仇恨。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记住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是为了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 只有记住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才能不断激励自己,努力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吾辈自强,也不是一句空泛的誓言。它是学生们在教室里认真读书,为了将来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它是工人们在工厂里辛勤劳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它是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多一份担当,少一份抱怨。国家的强大,不是靠别人的施舍和怜悯,而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踩着先烈们的脚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出来的。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先烈们的爱国精神和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我们不能让先烈们的血白流,我们要让他们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敲响警钟,铭记九一八事变,铭记那段苦难的历史。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勿忘历史,吾辈自强”的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因为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一定会越来越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在刚刚 新华社发布了 9月18号凌晨,新华社发布了。1931年9月18日,
自由轻羽事
2025-09-18 09:41: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