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赵伊兰,为了给杨靖宇将军报仇,她利用满洲特科的特殊身份,只身潜入叛徒程斌住所,击毙三名守卫与程斌挺进队激战,最后不幸壮烈牺牲。 1940年冬夜,长春的雪花正密。一个瘦弱的身影悄悄接近程斌的住所,她叫赵伊兰,24岁,曾是通化教书先生的女儿。 此时的程斌正在屋内取暖,这个曾经的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两年前带着115人叛变投敌,出卖了70多个抗联密营的位置,直接导致杨靖宇将军陷入绝境。 赵伊兰的父亲死于日军刺刀下,家破人亡后她投身抗日,成为地下党的情报人员。当她得知杨靖宇将军牺牲时,胃里只有枯草和树皮,内心的愤怒化为行动的决心。 她花了几个月时间摸清程斌的生活规律和住所布防,这个冬夜,她只身潜入,击毙了三名守卫后直扑程斌。 激烈交火中,程斌肩部中弹但侥幸逃脱。身中数弹的赵伊兰退到院中,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后,毅然拉响手榴弹,壮烈牺牲。 这次刺杀虽未成功,但极大震慑了叛徒集团。程斌从此终日惶惶不安,不敢露面。 1945年日本投降后,程斌试图隐瞒身份苟活,但在1951年镇反运动中被群众认出举报,最终在沈阳被执行枪决。 赵伊兰牺牲后,当地百姓冒险收殓了她的遗体。多年来,总有人在她坟前敬献野菊花,因为这花耐寒,命硬。 杨靖宇将军曾说:“如果我们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赵伊兰用生命给出了答案。她本可以选择苟活,但她选择了为民族尊严而死。 程斌与赵伊兰,同样受过杨靖宇的教诲,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为了活命出卖同胞,一个为了正义献出生命。历史记住了他们,也给出了最公正的评判。 今天我们缅怀这些英雄,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在民族危亡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捍卫着这片土地上最珍贵的东西——尊严与希望。 网友热评: “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赵伊兰一个姑娘家,在那样的年代有如此胆识和决心,实在令人敬佩。 历史不会忘记英雄,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叛徒! 看到赵伊兰的故事很感动,也很难过。那么多无名英雄默默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程斌最终被枪决,真是应了那句话: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作为东北人,从小听抗联的故事长大。杨靖宇将军和赵伊兰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希望多挖掘一些真实的历史,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 赵伊兰的壮举,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仰,她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她的故事不仅是一段悲壮的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不忘过去。 赵伊兰身上最触动你的品质是什么?是她的无畏勇气,还是对家国的深情?在当下,你觉得我们普通人最能通过怎样的方式去传承和发扬这种英雄精神?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38年,一游击队长妻女被日寇抓走,他索性绑了敌人的妻子准备换人,游击队长觉得
【1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