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步入石破茂后尘,李在明派心腹访华,只盼中方不再拒绝自己! 如今韩美现状,有点像此前的日美了,据悉,韩国与美国的关税谈判并没有随着李在明赴美,与特朗普亲自洽谈而出现变化,相反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其商务部长直接威胁韩国,“要么签协议,要么付关税”,这冷漠的话语在加上美国拘押韩国公民一事,美韩“盟友”关系的质疑声浪越来越大。 李在明面对这样的局面,选择了和过去不太一样的做法。他清楚地知道,韩国不能总是被美方牵着鼻子走。 毕竟,前几年日本的石破茂,对美妥协太多,结果国内外都不买账,最后灰溜溜下台。 李在明上台后,显然吸取了这个教训。 他在公开场合对美国说了重话,明确表示,绝不会让韩国企业无缘无故地为美方政策买单。 这种表态在韩国国内其实挺受欢迎,毕竟老百姓都希望国家在国际上有点骨气。 不过,光是对美国发发狠话还不够。李在明很快又把目光转向了我国。 其实,韩国这些年和我国的关系起起伏伏,但谁都明白,经济上离不开我国市场。 韩国出口、投资、半导体、汽车这些产业,哪一样不和我国挂钩? 所以,李在明政府今年春天专门派了一位心腹高官访华,这举动在韩国政坛和媒体圈都引发了不少议论。 有人说李在明这是主动“示好”,也有人说他是在给美国传递信号,韩国不会只靠一个“盟友”吃饭。 其实,中韩之间的经济联系一直都很紧密。 哪怕这两年全球局势动荡,韩国对我国的出口和投资依然是大头。 尤其是半导体和汽车,韩国厂商在我国市场的份额非常高。 我国也一直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赵太庸这次访华,就是想把中韩合作的基础再加固一点,给韩国经济多留一点后路。 毕竟,和美国的贸易谈判一时半会儿是谈不拢的,韩国不可能只等着美国松口。 韩国国内的反应也很有意思。 最近韩国几家大媒体的民调显示,大部分民众都希望政府在对外谈判时多争取本国利益。 他们觉得,不能总是让步。 还有不少声音支持政府和我国加强合作,认为只有多条腿走路,韩国才不会被夹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 李在明政府能不能顶住压力,最终还得看后续的操作,但目前来看,他确实比前几任总统多了一分主动和底气。 对于我国来说,稳定发展中韩关系对双方都有好处。 我国市场广阔,技术合作机会多,和韩国在很多领域属于取长补短。 只要双方都保持沟通,未来的合作空间还会更大。 台海、东北亚局势虽然复杂,但只要中韩能把握大方向,继续深化经贸合作,对地区和平和发展都是利好。 总的来说,2025年韩国的外交环境很不轻松。 李在明处在压力锅一样的位置上,既要应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又不能让我国这边的合作断了。 在这种背景下,他主动派亲信访华,既是现实需要,也是政治智慧。 韩国的未来怎么走,没人能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意识到,多元平衡才是出路。 对于我国来说,愿意和韩国一起推动互利共赢,合作共进,始终是我们的主张。 参考:韩外长赵显首次访华:中国非常重要——观察者网
不想步入石破茂后尘,李在明派心腹访华,只盼中方不再拒绝自己! 如今韩美现状,
飞绿说历史
2025-09-18 10:16:28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