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谢育才夫妇被捕,在狱中生下一个儿子,为逃出去,夫妻二人将儿子遗弃,越

如梦菲记 2025-09-18 10:41:52

1941年,谢育才夫妇被捕,在狱中生下一个儿子,为逃出去,夫妻二人将儿子遗弃,越窗逃跑,然而,特务头子并未将他们处决,反而将儿子抚养成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1年,中国南方的形势已经紧张到极点,抗日战争还在继续,表面上的国共合作背后,暗杀、渗透和清剿不断,就在这样一个节点,谢育才和妻子王勖成了被盯上的目标。   谢育才出生在海南万宁的一个农民家庭,年轻时在广东求学,受到进步思潮影响,二十多岁就加入了共产党。   此后,他辗转多地,组织农民运动,带领武装抗击国民党,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王勖同样出身寒苦,嫁给谢育才后便下定决心同丈夫一起投身革命。   1941年夏天,谢育才被任命为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他刚到任不久,组织内部的漏洞就显现出来,省委交通员和组织部长被捕后叛变,供出了重要情报。   7月中旬,他在吉安的一处旅馆内被突袭抓捕,妻子王勖也在藏身处落网,这一切来得突然,他们没有机会脱身,只能被押解进泰和马家洲集中营。   马家洲集中营表面上是青年留训所,实质上是关押共产党人的黑牢,四周是高墙和竹篱,空气潮湿闷热,牢房阴暗,几乎不见阳光。   囚犯们忍受着酷刑,特务试图逼出地下党的秘密,谢育才多次被拖到审讯室,皮开肉绽,始终不吐露任何情报,他明白,一旦泄露,就可能造成整个南方党组织的覆灭。   就在狱中最艰难的时刻,王勖生下了一个儿子,没有医生,也没有干净的布匹,靠狱中女犯的帮忙,婴儿谢继强降生。   王勖身体虚弱,根本没有奶水,只能将牢饭嚼碎,一点点喂给孩子,哭声在阴暗牢房里回荡,这个生命成为夫妻心头最沉重的牵挂。   特务头目庄祖方很快意识到,这个孩子可能成为突破口,他多次抱来婴儿,威胁谢育才交代组织情况,否则便会将孩子处死。   谢育才心中煎熬,却依旧保持沉默,他甚至提出条件:如果要他屈服,就必须保持共产党人的立场,不做任何反共行为,这让特务无计可施,转而用更隐蔽的心理折磨。   此时,谢育才得知江西省委代理书记颜福华已经叛变,整个省委几乎被连根拔起,更危险的是,敌人用缴获的电台冒充省委与南方工委联系,如果不及时传出消息,南方大片地区的党组织都可能遭到致命打击。   他别无选择,只能假装自首,以此换取一次逃生的机会,签下字的那一刻,王勖泪流满面,谢育才偷偷留下字条,告诉妻子这是权宜之计,救组织要紧。   他们暗中积蓄力量,攒下干粮,观察看守规律,1942年4月一个深夜,狱警疲倦打盹,夫妻决定行动,谢育才用积攒的药片软化铁窗上的锈迹,费力掰开一条缝隙,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们只能抓紧机会。   两人相互搀扶,挤出窗口,跳到监狱外的泥地里,那一瞬间,他们不得不将八个月大的儿子留在牢房里。   王勖在孩子的被子里塞下字条,请看守家属不要伤害他,夫妻心如刀绞,却明白若带着婴儿一起逃,所有人都没有活路。   逃亡的日子比想象中更艰难,他们翻山越岭,白天躲在山林,夜晚赶路,脚底磨出血泡,靠野菜充饥,途中数次险些被捕,有一次甚至连盘缠都被土匪抢走,谢育才卖掉御寒衣物换来路费。   整整二十四天后,他们终于抵达福建平和县,找到党组织,将江西省委被破坏和电台被敌人利用的情况汇报出去,消息传出后,南方工委迅速采取措施,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损失。   这次逃生让谢育才付出惨重代价,敌人对他的家庭展开报复,家中九口人被杀,只有前妻和女儿以及一名侄女幸存,家破人亡的痛苦伴随他一生。   更不幸的是,因为当初签下的自首字样,他在后来的岁月里三次被开除党籍,多次被怀疑为叛徒,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身份和贡献仍长期被误解,直到1988年,他去世十余年后,才彻底平反。   留在集中营里的孩子没有被害,庄祖方读到谢育才留下的字条,决定收养婴儿,有人说是庄祖方的母亲动了恻隐之心,坚持要抚养;也有人认为他有自己的算计。   无论动机如何,这个孩子被取名“庄继强”,跟随庄家生活,战局变化时,庄祖方带着家人去了香港,孩子也随之远离了故乡。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公安部门通过调查找到孩子的下落,并通过策反庄祖方,将他送回大陆,那时的谢继强已经十几岁,与亲生父母重逢时,陌生与血脉交织在一起,场面沉重复杂。   谢育才和王勖多年思念,却在重逢时发现孩子对他们几乎毫无记忆,这份亲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   谢育才一生历经四次被捕,始终坚守理想,他的选择牺牲了家庭完整,却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与事业,王勖也把一生献给教育,把这段经历讲给年轻人听,1977年,谢育才在湛江病逝,未能等到彻底平反的消息。 信源: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党史百名人物|谢育才》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