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爆出,在俄乌战场,有大约5000名英国参战人员。俄罗斯卫星网报道,英国记者科林·弗里曼承认,已经有5000多名英国人参加了俄乌战争,其中已经有大约五分之一都已经阵亡。 俄罗斯卫星网的一则消息,让本已胶着的俄乌战局再次掀起惊涛骇浪:一名英国记者承认,已有5000多名英国人参与乌克兰战斗,其中超过1000人已阵亡。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摩尔多瓦特种部队的身影也意外地出现在前线,这场战争,似乎已不再只是俄乌之间的较量,而正在悄然变成一场“隐形的国际混战”。 当雇佣兵的身份逐渐模糊,国家军队的影子若隐若现,俄乌战场正成为全球势力博弈的投影。 在乌克兰找“工作”的英国人,可能不是你想象中的“战地英雄”,而是被生活逼到墙角的“边缘人”。 根据英国记者的爆料,约有5000名英国人以“志愿者”或“雇佣兵”的身份参与乌克兰战事。 他们当中,有人是退役军人,有人是被战争浪漫主义蛊惑的青年,也有人是因为经济问题或法律麻烦,被迫走上一条“用命换钱”的路。 但乌克兰战场并不是《使命召唤》,这里没有重生点,只有高强度炮火、复杂地形,以及毫不留情的实战,20%的死亡率意味着,五个英国人里就有一个回不了家。 这可不是打个工,赚点外快,而是把命搭进去了,相比过去在伊拉克或阿富汗的任务,这场战争残酷得像一台绞肉机,而很多人根本没搞清楚自己是来打仗的,还是来送命的。 俄罗斯方面显然也不客气,他们公开表示,外国雇佣兵在战场上的作用“微乎其微”,更多的是被当成“炮灰”使用。 俄军强调,已“清除”大量外国战斗人员,并通过无人机、炮火和精准爆破,专门“猎杀”这些来自西方的“非正式士兵”。 这不是冷嘲热讽,而是现实,英国人、德国人、墨西哥人,甚至哥伦比亚人,都成了这场战争的“国际拼盘”。 但他们没有统一指挥、没有后勤保障,有的甚至连语言都不通,你很难想象,这样一支“拼凑大军”能在战场上撑多久。 如果说雇佣兵参战还算“擦边球”,那么国家正规军的秘密介入,就有点像“偷偷掏出底牌” 最近,俄军在顿涅茨克前线击毙一名佩戴摩尔多瓦特种部队臂章的战斗人员,这不是个普通的尸体,而是一个信号弹。 他的装备来自摩尔多瓦军方,手机里还有和乌军共处的照片,以及摩尔多瓦军营的定位信息,换句话说,这人不是来旅游的,而是带着任务来的。 摩尔多瓦政府目前没有公开回应,但从这名士兵的身份来看,很难解释这是不是“个人行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特种部队成员出现在战场上,最合理的解释是他奉命而来。 这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俄乌战争的本质,过去,人们习惯把它视作一场“代号作战”——乌克兰出人,北约出钱出枪。 但现在的局面,似乎在往“潜入作战”转变,雇佣兵充当前哨,正规军作为“影子部队”隐秘跟进。 俄罗斯显然并不天真,他们多次指责北约成员国“深度参与冲突”,甚至暗示“现役北约军人正在战场上活动”,而摩尔多瓦这次的“露馅”,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俄乌战争将不再是“局部冲突”,而是某种形式的“多边常规战争”。没有宣战,没有谈判,却实打实地在拼命。 当你看到英国、德国、美国的雇佣兵在乌克兰战场上倒下,别以为这只是“个人选择”的后果,这背后,是各国政府在玩一场“既想参与,又不想承担责任”的危险游戏。 北约国家一直在打着“非直接介入”的算盘,他们不愿意与俄罗斯正面对撞,但又不想让乌克兰输掉战争。 于是,雇佣兵成了最理想的“战略棋子”,既可以提供人力支援,又可以在出现伤亡时“甩锅”给个人。 但这一切正在变得越来越难操作,摩尔多瓦的“事故”,可能会成为一次“情报滑铁卢”,一旦被证实有国家军队直接参与战斗,俄罗斯势必会采取报复行动,而这将打破目前相对脆弱的“战争边界”。 俄罗斯目前已经调整了战略,除了在战场上加大对外国战斗人员的打击外,也开始在情报层面搞“反渗透”,截获通信、诱捕军官、发布心理战信息。 换句话说,战争的前线不再只有枪炮,还有信息、舆论和外交,乌克兰虽然表面上得到了“全球援助”,但实则背负着沉重的代价。 外国雇佣兵的增多,意味着战场上“非正规力量”的比重加大,指挥失灵、情报混乱、互信崩塌,都是随时可能引爆的问题。 更何况,一旦这些外国战士的母国政府决定“抽身”,乌克兰的战斗体系或将瞬间瓦解,英国人出现在乌克兰前线,不再是新闻;摩尔多瓦士兵战死沙场,也不再是孤例。 问题是,国际社会对此似乎已经麻木,媒体关注的是选举、股市和民调,而真正关乎战争走向的信号,却被埋在战地的尘土中。 这场战争已经变了味,从一开始的领土争端,演变为一场代理战升级版,而今,它正在往“多国混战”方向滑去,只是没人愿意承认,也没人敢戳破这层窗户纸。
乌克兰这个国家还有未来吗?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