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会费一分不缴,美国好日子到头了?联合国要拿一票否决权开刀 9月16日,一封

地缘历史 2025-09-19 11:44:28

12亿会费一分不缴,美国好日子到头了?联合国要拿一票否决权开刀 9月16日,一封来自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信震动全球。联合国要砍预算了,五亿美金,直接裁员两千多人。原因很简单:60多个国家没交钱,最该交的美国,一分没掏。   全世界都在问,美国不交会费,还能继续一票否决?这特权还能保住多久?   联合国不是慈善机构。它运行的每一分钱,都是成员国交来的血汗钱。   可美国呢?2025年已经过去大半年了,8亿多美元的会费一毛没付,加上前些年的欠账,总数高达15亿。   不说别的,22%的会费占比,全世界最大出资国的帽子,美国还戴得起吗?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干的却是“美国赖账”的事。   从2025年起,美国彻底断缴联合国会费,理由冠冕堂皇:联合国效率低、政策冲突。   可事实呢?联合国不听美国的,美国就断奶,这不是退群,这是变相冻结联合国的运转神经。   可笑的是,美国自己不付钱,却还要在安理会里动不动就一票否决。   俄乌冲突时它否,巴以冲突时它否,谁和美国意见不合,它就一票干掉。   这不是联合国多边主义,这是美国的单边霸权在滥用特权。   而现在,风向变了。联合国成立80周年前夕,古特雷斯罕见地公开支持英法提案,要动“一票否决权”的奶酪了。   不是废除,而是设限:只要涉及战争罪、种族屠杀、大规模平民伤亡,五常必须公开解释理由,并接受联大审议。   这听起来像一个小改革,但在联合国历史上,这简直是地震。   因为这次,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喊口号,而是英法两个常任理事国亲自提议。   他们虽然否决权用得少,可这次明显是看不惯美国滥权。   美国当然跳脚,指责这就是“削弱国家安全工具”。   可问题是,你都不交会费了,还谈什么国家安全?人家中国虽然对分摊机制不满,可每年都全额缴清,只是时间稍晚。   俄罗斯虽困于战争和制裁,也没断供。   只有美国,把责任扔给别人,把权力握在自己手里。   更让人讽刺的是,美国一边欠着15亿美元,一边还想扩容安理会,说要增加印度、日本这些盟友的席位。   可它只支持“不给否决权”的扩容。   换句话说,美国要的是更多“小弟”,不是更多平等声音。   这不是改革,这是变相扩展霸权。可现在,联合国的多数国家早已看穿了这一点。   128个交了会费的国家,有权利质问:凭什么我们出钱,你们掌权?   联合国的财政困局,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失衡。   美国不再是那个可以用美元压一切的超级大国。2025年,中国的分摊比例已经达到20%,而美国却在用“断缴”来抵制影响力的下滑。   古特雷斯说得很清楚:这是联合国自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权威危机。   安理会的决议执行率从冷战后的70%跌到不到40%。   不是联合国不想管事,而是五常互相否决,谁都不让谁。   而这其中,美国的否决次数和强度,已经远超其他国家。   改革的呼声,已经不是第一次。非洲国家想要席位,印度、日本、巴西、德国也在争取。   但五常的否决机制就像一道死循环,你想改规则,得先通过五常的票,而他们恰恰是最不愿意改的人。   可现在,连英法都不愿再为美国背书。这意味着,联合国内部的气氛已经变了。   不缴会费,还想一票否决?这样的好日子,真的到头了。   这场改革会不会成功?很难。   按照《联合国宪章》,要联大三分之二通过,还得安理会五常一致同意,只要一个国家反对,改革就死在摇篮里。   而美俄中三国,态度迥异。   中国的态度最耐人寻味。它支持改革,但坚持协商一致,反对削弱否决权。   换句话说,中国愿意谈代表性,但不愿意让美国借改革削弱主权。   俄罗斯更强硬,普京早就表态:否决权是防止联合国沦为西方工具的最后防线。   美国的立场最矛盾。它既反对限制否决,又反对缴费,却又想扩容安排自己的盟友。   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做法,已经让越来越多国家感到反感。   世界不是美国的提款机,也不是美国的发言台。   现在,摆在联合国面前的是一个清晰的现实:如果不改革,它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如果改革,就必须直面否决权的神圣地位。   而这个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让那些不交会费的国家,少说话,多掏钱。   美国可以选择继续赖账,也可以选择退出联合国,但它必须明白:时代变了,话语权不再是用美元买来的,而是靠责任和担当换来的。

0 阅读:99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