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火化,下午下葬!65岁儿子花3500元送走92岁母亲,村民炸锅:这也太寒酸了!” 六十五岁的老李独自站在院门口,三炷青烟袅袅升起。上午送母亲去火化,下午就完成了土葬。没有震天的鞭炮,没有流水席,连孝布都没扯一块。 村里人指指点点,说这个儿子太不像话,连母亲的丧事都舍不得花钱。可老李心里明白,真正的孝道不在这些虚礼上。 三十年如一日,老李侍奉着年迈的母亲。从端茶倒水到擦身喂饭,从寒冬添被到酷暑摇扇。村里人都说,老太太这辈子值了,儿子比闺女还贴心。 如今母亲九十二岁寿终正寝,老李觉得,与其大操大办做给活人看,不如清清静静地送母亲最后一程。 "养儿防老?我看是养儿受气!"隔壁王婶撇着嘴,"连个灵堂都不设,这也太寒酸了。 "村头的张大爷更是直摇头:"我们这辈人讲究红白喜事都要体面,你这样简办,让老人怎么安心上路? "老李听着这些闲言碎语,只是淡淡地说:“活着时候尽心,走了何必铺张?” 这场只花了3500元的葬礼,在村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有人说这是大不孝,有人夸这是真孝顺。要我说啊,孝心岂在排场上?那些父母在世时不管不顾,死后大摆宴席的,才是真正的虚伪。 老李用三十年光阴诠释了什么叫"生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炷香"。 其实从简办丧事何尝不是一种解脱?既不让子女劳民伤财,也不让邻里疲于应付。只是这千年习俗要改,谈何容易。 我倒觉得,与其纠结于形式,不如学学老李这份通透——对得起良心,管他人怎么说。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老人出殡仪式
“上午火化,下午下葬!65岁儿子花3500元送走92岁母亲,村民炸锅:这也太寒酸
为你而痛
2025-09-20 16:21: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