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品新加坡防长北京香山这句话多诛心! 他说:一个国家一旦沦为代理人或传声筒,就会失去公信力,进而失去其价值定位。 这话简直就是指着某些国家的鼻子在说啊。“沦为代理人就会失去价值定位”,听着像外交辞令,实则句句都在戳那些抱美国大腿的国家脊梁骨。 新加坡防长在香山论坛上说的那句话,看似温吞的外交辞令,实则是给国际政坛的代理人行为开了张诊断书。一个国家一旦把自己活成别人的影子,别说国际社会没人当回事,连自家的日子都得过得拧巴。 就像波兰最近干的事,为了紧跟西方的步调,愣是把中欧班列必经的波白边境口岸给关了,结果呢?85% 的中欧班列都得从这里入境欧盟,如今三百多列满载电子产品和汽车零件的列车堵在白俄罗斯境内动弹不得,供应链成本一下子涨了 15%。卢布林省的物流企业先扛不住了,裁员两百人的通知刚贴出来,周边仓库的租金就跌成了白菜价,那些当初跟着喊口号的政客,现在面对堆积如山的货物只能大眼瞪小眼。 这种赔本赚吆喝的戏码,立陶宛早就演过一遍。跟着美国在涉华问题上瞎嚷嚷,结果中企说撤资就撤资,2022 年 GDP 跌了 0.5%,2023 年又跌 1.3%,一万三千家企业要么关门要么跑路,六万个工作岗位凭空消失。更有意思的是,当初美国承诺的 6 亿美元贷款迟迟不到账,欧盟对它喊的 "经济胁迫" 也装没听见,这下好了,口号喊得震天响,老百姓的钱包却瘪了下去,物价还一个劲往上涨,这代理人当得,连口热乎饭都快吃不上了。 乌克兰的例子更让人唏嘘,跟着美国在东欧搞对抗,结果把自己变成了最大的战场。就说巴赫穆特那仗,打了足足 224 天,成了名副其实的 "绞肉机"。俄罗斯方面说乌军战死五万,受伤失踪十二万,乌克兰自己则称俄军伤亡超十万,不管哪个数字更准确,躺在战场上的都是乌克兰年轻人的性命。 更讽刺的是,这仗打不打、怎么打,乌克兰说了不算,指挥权攥在德国威斯巴登的美军司令部手里。明知道是赔本买卖,还得硬着头皮送几十万人去填坑,就为了给美国的欧洲战略当挡箭牌,这样的国家在国际上谈何公信力? 亚洲的韩国也没好到哪去,为了所谓的 "安全保障",把萨德系统请进了家门,结果中国游客一下子少了近一半,2017 年赴韩中国游客从之前的几百万人次跌到 417 万,旅游从业者哭都找不到地方。这还不算完,最近韩美又签了新的防卫费分担协议,韩国承担的费用一下子涨了 8.3%,头一年就得掏 1.5192 万亿韩元,后续每年还要按 5% 的幅度上涨。等于说韩国人既要出钱养着驻韩美军,还得承受外交决策带来的经济损失,这种 "既要当盾牌又要掏军费" 的日子,不知道韩国民众觉得值不值。 澳大利亚更像是被自己的冲动坑了,跟着美国对华搞贸易摩擦,结果葡萄酒行业率先遭殃。2021 年对中国大陆的葡萄酒出口额暴跌 97%,之前卖 550 澳元一吨的酿酒葡萄,后来 300 澳元都没人要,大片葡萄烂在地里没人收。要知道 2019 年澳大利亚还是中国市场最大的葡萄酒进口来源国,一年能卖 12.8 亿澳元,转脸就因为当了美国的传声筒,把这么大的市场弄丢了,现在想找替代市场可比喊口号难多了。 连北美邻居加拿大都逃不过当代理人的憋屈。签了《美墨加协议》以为能好好做生意,结果美国说加征铝钢关税就加征,完全不把协议当回事。更过分的是协议里还藏着 "毒丸条款",规定加拿大要和其他国家谈自贸协定,得先通知美国,等于把自己的贸易主权拱手让人。2020 年疫情期间更绝,加拿大向 3M 公司订的口罩,愣是被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拦了下来,说好的盟友互助,到头来还是各自飞,这就是放弃自主决策的代价。 这些国家的遭遇其实都在印证那句话:当代理人看似能靠上大树,实则是把自己的价值定位绑在了别人的战车上。波兰为了讨好西方牺牲物流利益,立陶宛为意识形态买单,乌克兰用士兵生命换援助,韩国既要出血又要背锅,澳大利亚丢了市场,加拿大让渡了主权。它们就像商场里跟着别人抢打折商品的顾客,只顾着看别人的眼色,忘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国际社会的信任不是靠站队得来的,就像做生意得有自己的定价权,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也得有自己的判断力。那些整天跟着别人摇旗呐喊的国家,看似获得了暂时的庇护,实则在一次次妥协中消耗着自己的公信力。 当波兰的仓库空了,立陶宛的工厂停了,乌克兰的年轻人没了,这些看得见的损失背后,是国家价值定位的模糊和流失。毕竟在国际交往中,没人会真正尊重一个只会复述别人观点的传声筒,就像手机后台悄悄跑流量的程序,不知不觉就耗光了国家的续航能力,等到想独立自主的时候,才发现电量早就见底了。
说一个反直觉的理解:全世界其实都更希望中国走霸权主义道路,不仅小国这样希望,美俄
【39评论】【10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