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巴结英日,撕毁中国百亿投资项目,发现被耍后,这个东非国家又急忙转身,希望与中国"再续前缘"。 要说坦桑尼亚和中国的交情,那得从半个多世纪前说起。上世纪 60 年代,中国自己还在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却二话不说派出 5 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顶着东非大裂谷的烈日修起了 1860 公里的坦赞铁路。 光是桥梁就架了 320 座,隧道挖了 26 处,高峰期 1.6 万中国工人同时奋战在工地上,69 位专家甚至把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这条铁路不仅成了中坦友谊的见证,更让坦桑尼亚在东非经济版图中站稳了脚跟。 可谁能想到,这份用鲜血和汗水浇灌的友谊,差点被一笔百亿大单给搅黄了。2019 年,坦桑尼亚突然宣布暂停价值 100 亿美元的巴加莫约港项目,这个由中国企业牵头的超级工程,本可以让坦桑尼亚拥有东非最先进的深水港,结果却戛然而止。当时有传言说是中方要求太高,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藏着英日两国的影子。 原来,就在项目暂停前,英国和日本正忙着在非洲布局关键矿产。2023 年 9 月,两国高调宣布建立合作框架,要共同投资非洲的矿产开发。而坦桑尼亚的稀土和关键金属资源,正是这两个国家觊觎的肥肉。 澳大利亚公司更是趁虚而入,在两年时间里拿下了坦桑尼亚 90% 以上的新勘探许可证,把中国企业挤到了一边。估计坦桑尼亚当时觉得抱上了西方的大腿,可没想到这大腿根本不靠谱。 英日虽然喊着 "绿色增长" 的口号,又是签契约又是搞备忘录,但真要掏钱的时候却比谁都抠。英国跟赞比亚签的《绿色增长契约》喊了半天,实际投资连个影子都没见着;日本承诺的技术转移,最后也只停留在纸面上。 反观中国,这些年在坦桑尼亚建成的尼雷尔水电站、马古富力大桥,还有升级后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哪一个不是实打实的惠民工程? 被英日放了鸽子的坦桑尼亚这下傻了眼。巴加莫约港项目一停,不仅损失了大量就业岗位,更让坦桑尼亚在东非共同体的一体化进程中掉了链子。 要知道,东非各国正忙着搞单一关税区,货物通关时间从 3 天缩减到 8 小时,可没有像样的港口,坦桑尼亚怎么参与区域贸易红利? 更要命的是,美国 2025 年搞的所谓 "对等关税" 政策,直接让坦桑尼亚的咖啡、腰果等出口产品遭了殃,出口额眼看着往下掉。 这时候坦桑尼亚才回过神来:还是中国靠谱。2025 年中非合作论坛期间,坦桑尼亚总统哈桑赶紧找中国谈合作,三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想把这条 "自由之路" 重新盘活。哈桑甚至主动提出要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把尼雷尔领导力学院办得更好,这态度转变可真是够明显的。 其实中国一直没把话说死,虽然被放了鸽子心里肯定不舒服,但作为坦桑尼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外资来源国和最大工程承包方,中国很清楚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计。 只是这次坦桑尼亚想再续前缘,恐怕就得拿出点诚意了。毕竟中国在非洲搞合作,讲究的是互利互惠,不是单方面的施舍。 现在的坦桑尼亚算是看明白了:英日这些国家嘴上喊着伙伴关系,实际上眼里只有矿产资源;而中国带来的却是实打实的发展机遇。达累斯萨拉姆港升级后吞吐能力翻番,国家光缆骨干网让坦桑尼亚迈入数字时代,这些都是中国留下的成绩单。 当澳大利亚的勘探队在矿区插旗时,坦桑尼亚可能终于明白,能帮自己实现发展的,从来不是那些只看重资源的 "盟友",而是愿意真心实意帮忙建港口、修铁路的中国。 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卖。坦桑尼亚这波操作虽然折腾了自己,但好在及时回头。只是经此一役,恐怕再也不敢随便辜负中国的诚意了。毕竟在发展面前,所谓的 "价值观同盟" 终究抵不过实实在在的铁路和港口 —— 这个道理,坦桑尼亚算是用真金白银的教训才弄懂。
说一个反直觉的理解:全世界其实都更希望中国走霸权主义道路,不仅小国这样希望,美俄
【39评论】【10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