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为何沦为烫手山芋#【#教师减负不能只停在文件上#】近日,一则反映教师

大皖新闻 2025-09-22 08:08:29

#班主任工作为何沦为烫手山芋#【#教师减负不能只停在文件上#】近日,一则反映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留言出现在红网“问政湖南”栏目。

该网友称,其是湖南省嘉禾县城内的一名小学老师,现如今很多老师都不愿当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十分繁琐,很多时候下班了还要继续工作,继续回复家长的信息,写不完的表格,开不完的班主任会议,管不完的学生“大小事”,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日常生活。

去年,南方都市报的调查显示,近四成受访老师非常不愿意当班主任,愿意当班主任的受访者仅占一成。而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原因无外乎任务多、压力大,尤其是非教学任务沉重,家校责任不清让班主任不堪重负。

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就要减负。必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杜绝不合理的检查、考核、评比任务进校园,并建立责任分明的“家校共育”机制,让学校不再是“无限责任主体”,让班主任老师能把精力真正用于班级建设与管理之中。

班主任工作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无需赘述。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2009年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工作量、待遇以及教育学生等方面强化了班主任的权利,并从待遇方面加强了保障性规定。

但从现实看,部分老师反映,“就是给再多钱也不愿意当班主任”。在当前中小学薪酬管理体系下,当班主任,教师每个月的收入最多增加五六百元。

据了解,中小学里很多班主任工作都由刚毕业一两年的年轻教师承担。一些30岁以上的中青年教师,以各种理由不当班主任。这种局面,进一步突出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虽然是很小的“主任”,却责任重大。《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明确,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这要求担任班主任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刚毕业入职的年轻教师是很难当好的,有的甚至是“赶鸭子上架”。

调查显示,很多班主任反映,自己用在教学上的时间只有不到三成,七成以上时间用于宣传教育、社会服务、打卡投票、检查考评、痕迹管理等等。2019年起,我国各级教育部门推进给中小学教师减负,但是,班主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并没有减轻。比如,以前很多地方教育部门开会,只要求校级领导出席,现在已经扩大为要求班主任参加,导致班主任工作岗位“行政化”。

除了完成各种非教学任务之外,班主任还要面对几十名家长。不少家长不理解教师也是职业,教师也要下班、休息,只要孩子遇到问题,有的家长会深夜联系班主任,而班主任必须立即响应、回复,否则,就可能被家长投诉。甚至有班主任感慨,那点班主任津贴,还不够看病的钱。

尤其年轻教师,应对没完没了的非教学事务,以及家长的各种问题,身心俱疲,这让他们刚开始职业生涯,就产生倦怠感。这一局面必须改变。

加强班主任工作,必须首先解决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的问题。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真正“让学校是学校”,并清晰界定家校职责,从而“让教师是教师”。推动以行政为主导的教师管理与评价体系改革,建立专业的教师评价机制,重点关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与育人成效。(安徽时评)图系AI制作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