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已经发现,俄罗斯虽然可以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所有的军事目标,工业基地,但是最后根

依秋聊趣 2025-09-23 17:48:13

普京已经发现,俄罗斯虽然可以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所有的军事目标,工业基地,但是最后根本无法改变俄罗斯和乌克兰对峙的局面,因为乌克兰所有需要的武器、坦克、无人机、战车、轻步兵武器都是来自于北约国家制造和援助,现在乌克兰国内根本没有能力制造,这也是西方援助一停,泽连斯基就怒骂的原因。 说白了,谁都没料到这仗能打这么久。当初俄罗斯刚开始行动的时候,不少人觉得凭着他的军事实力,很快就能掌控局面,可现实是一脚踏进了烂仗里,想抽身都难。 2022年2月冲突刚爆发时,外界普遍认为,凭借俄罗斯强大的钢铁洪流,势必会在几周内结束战斗,毕竟当时俄罗斯的军费预算是乌克兰的十几倍,坦克、飞机数量更是碾压级的优势。 可谁也没想到,这场仗一打就是三年多,至今还看不到尽头。为啥?很简单:这场仗的核心早不是俄乌两国单挑,而是俄军在跟整个北约的军火库耗。 俄军的空袭确实够狠,2024年12月短短一周就扔了630枚制导炸弹、550架无人机和100多枚导弹,15号那天更是一口气发射108架自杀式无人机,可实际效果呢?乌军只击落56架,剩下的要么失踪要么返航,等于一半弹药白扔,更别说炸完的军事目标隔天就有新武器补上。 关键问题出在乌克兰的“造血能力”早成了空壳,战前那点苏制军工体系,打了没几个月就被俄军炸得稀碎,坦克厂、弹药库全成了废墟,现在别说造坦克,连修火炮的零件都得靠北约接济。 但架不住北约这群“后勤部长”给力,光美国一家就扔了超过500亿美元军援,加上其他盟国凑的,总额快到1000亿了,相当于给乌克兰开了个无限续杯的武器超市。你俄军炸掉10辆坦克,北约立马补20辆M1主战坦克;你摧毁一批火炮,数百万发155毫米炮弹跟着就运到前线,等于俄军辛辛苦苦拆积木,北约转头就搭得更高。 就说防空这块,开战前俄军飞机数量是乌军的十倍还多,1391架对132架,看着是碾压局。前五天乌损失25架,俄只丢13架,交换比1:3,可没过半年就反过来了,乌只损失10架,俄倒丢了33架,变成3:1,这仗越打越不对劲。 秘密就在北约送的防空系统,先是斯洛伐克和波兰凑了27架米格-29补乌军战损,后来干脆送“爱国者”“NASAMS”这些大杀器,2024年7月北约直接官宣再追加5套战略防空系统,美国、德国、罗马尼亚每家出一套“爱国者”,意大利还加送一套SAMP-T,一套“爱国者”就值近11亿美元,说送就送毫不含糊。 乌军有了这些宝贝,根本不跟俄军空战,就躲在后面打伏击,俄军战机只能在8000米高空扔炸弹,精度差得离谱,炸军事目标常误中民房,等于空袭威力打了对折。 俄军早想明白要掐断援助,2025年9月终于对克列缅丘格铁路桥动手了,这桥是乌东补给的关键枢纽,连着钢铁厂和炼油厂,还能通到库比扬斯克前线。 可俄军之前太犹豫,开战头一年连第聂伯河上20多座桥梁都不敢炸,以为能速战速决,等想炸的时候,乌军早把防空系统摆好了。就算现在炸了这座桥,乌军还有120公里外的切尔卡瑟枢纽,北约的武器从波兰、罗马尼亚运过来,换个路线照样送到前线。 而且俄军自己的弹药也吃紧,无人机虽然产量上去了,但防空导弹越打越少,乌军拦截一枚俄军导弹敢射四枚拦截弹,北约开足马力生产都供得上,俄军反倒捉襟见肘,炸桥用的导弹成本比桥本身还高,纯属亏本买卖。 再看那些关键武器,“海马斯”火箭炮刚到乌克兰的时候,俄军弹药库炸得此起彼伏,后来俄军学乖了把弹药库挪远,北约又给乌军机装JDAM炸弹和AGM-88反辐射导弹,照样能精准打击。 2024年8月丹麦送了6架F-16,虽然没改变游戏规则,但架不住能持续补充,这战机带Link16数据链,能跟北约预警机联动,超视距攻击能力比乌原来的米格机强太多,俄军苏-35S再想在高空巡逻就没那么安全了。 泽连斯基心里门儿清,没这些援助根本撑不住,之前张嘴就要7套“爱国者”,少一套都在社交媒体上喊话,西方援助稍微延迟就公开怒骂,本质上是怕断了“续命粮”。 开战前谁都以为是闪电战,俄军自己都觉得能速战速决,连能源设施都舍不得炸,结果一拖延就成了消耗战。俄军现在等于在跟整个北约军工体系对抗,你炸掉一个工业基地,北约有十个工厂在生产;你摧毁一批武器,大洋彼岸的船运第二天就启航。 普京肯定看明白了,空袭再猛也架不住对方有“无限血包”,只要北约的援助不停,乌克兰就能一直耗下去,俄军这脚算是彻底陷进烂泥里,想拔都拔不出来了。

0 阅读:0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