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国家穷,是很难理解的,就比如柬埔寨,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5%是平原,人口

阿皮历史库 2025-09-24 09:57:58

有些国家穷,是很难理解的,就比如柬埔寨,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5%是平原,人口还不到1700万,可以说吃饭问题,完全不用愁,可现实却是,它依然是东南亚最穷的国家之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柬埔寨是典型的农业国,过去几十年农业、纺织业、建筑业是它的支柱产业,最近几年旅游也成了重要来源。     单看这些产业,没什么问题,对东南亚其他国家同样重要,但它的产业层次太低,附加值非常有限。     比如农产品,大量出口的都是大米、水果、橡胶,卖出去价格不高,因为没有完善的加工体系。     农产品直接卖出去,赚的钱自然有限。     纺织和制鞋业能带动就业,可依赖廉价劳动力,工资长期维持在很低水平,最低工资到2023年才提高到每月200美元。     这点钱养家很勉强,更不用说带动整个社会财富积累。     除了产业单一,柬埔寨最大的掣肘来自历史,红色高棉时期对这个国家的打击太大,几十年过去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     那时候知识分子几乎被清洗殆尽,成年男子大量死亡,更别提社会治理能力、教育体系的崩溃。     整个社会出现“断档”,人才稀缺,经济恢复缓慢,这是造成长期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别的国家改革的时候,有积累、有教育人口,可以快速利用外资和技术,但柬埔寨几乎得从零起步。     再加上战乱之后,柬埔寨政治体系虽然逐步稳定,但腐败问题长期存在。     透明国际的排名很能说明问题,柬埔寨在全球腐败感知指数里常年靠后。     很多外资企业和国际机构在柬埔寨发展时,都发现投资并不顺利,审批和管理环节里各种潜规则横飞,资源也容易被少数人把控。     这就导致,即便有钱进来,很大一部分没有被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建设,而是进了少数权力集团的口袋。     这样的环境,让国家很难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最终拖慢了发展速度。     地缘政治也是因素之一。柬埔寨夹在泰国、越南之间,历史上和这两个邻国关系复杂。     过去因为政局问题,它没有像越南那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集中火力发展经济,也没有像泰国一样成为区域制造中心。     等到二十一世纪再想追赶,差距已经拉大。     特别是在吸引外资方面,东南亚国家普遍是替代制造地的竞争关系,柬埔寨自然处于弱势,因为它不如越南有劳动力数量优势,也不如泰国有产业链配套,结果就是只能吃到产业转移里最薄的一层蛋糕。     医疗和教育水平低,也在制约发展。     柬埔寨医疗机构有三分之一连基本洗手设施都没有,七成以上缺乏基础卫生条件。     这种情况意味着社会健康水平难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也受限制。     在教育方面,虽然有大量民办学校和项目,但整体覆盖率不足,不像其他东盟国家那样形成完整的教育链条。     这种条件下,很难培养出足够的高端技术人才,产业升级就缺乏动力。     那为什么有中国、日本、欧美的大量援助,柬埔寨还是穷呢?     柬埔寨确实是世界上受援国里比较突出的,过去六十多年累计接受了超过两千亿美元援助,近几年每年都有十亿美金以上的官方发展援助流入。     但这些援助很大部分投到基建,比如修路、修电站、修港口,宏观上确实改善了交通电力条件,不过这些东西要转化为经济产出,需要良好的制度和产业承接,否则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效果。     而且,柬埔寨财政有一定赤字和外债压力,外债超过一百亿美元,主要用于基建,这意味着未来一旦出口或财政收入有波动,压力就会显现。     同样是农业国,越南通过农业现代化和外贸多元化走上出口大国之路,现在咖啡、大米都在全球数一数二。     柬埔寨农业虽然有潜力,但病虫害问题严重,加工环节薄弱,本地农民得不到足够收益。     而在劳动力市场,柬埔寨有二十五万个岗位空缺填不上去,说明劳动力结构和企业需求严重错位,教育体系没有形成适配产业发展的供给,这就是“有工没工人,有人没技能”的矛盾。

0 阅读:568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