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伊朗打仗,俄罗斯竟私下向以色列分享情报? 2025年6月,以色列和伊朗

恰似江楼月 2025-09-29 00:33:05

以色列和伊朗打仗,俄罗斯竟私下向以色列分享情报? 2025年6月,以色列和伊朗爆发12天冲突,以色列空军针对伊朗防空站点和核设施发起打击,伊朗则发射导弹反击。这次冲突源于长期积累的对抗,以色列指责伊朗支持地区武装团体,伊朗则称以色列侵犯主权。冲突中,以色列的攻击显示出高精度,所有伊朗防空位置几乎全被命中,这引发伊朗内部疑问。 穆罕默德·萨德尔作为委员会成员,在8月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指责俄罗斯提供了伊朗防空系统的位置信息给以色列,帮助后者规划打击。 萨德尔基于情报分析和战后数据对比,认为俄罗斯的举动偏向以色列,而非盟友伊朗。他提到俄罗斯仅口头谴责以色列袭击,却未提供实际军事支持,如先进防空装备或飞机。这反映出俄伊联盟的实际问题,俄罗斯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包括与以色列的经贸联系。 俄罗斯官员否认这些指控,称其为无据猜测,但萨德尔的言论在伊朗高层引起关注,推动对联盟价值的评估。冲突证明,伊朗的S-300系统等装备在面对以色列时暴露弱点,俄罗斯作为供应商,本应加强援助,却选择中立姿态。 萨德尔还提到,俄罗斯向土耳其出售S-400系统,却拒绝向伊朗提供类似装备,这加深了伊朗的疑虑。他的指责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基于战时表现的逻辑推断,强调伊朗需重新审视对外依赖。 战后,伊朗高层开始讨论俄伊关系的可靠性,一些官员主张减少对俄罗斯的军事依赖,转向本土研发和技术多样化。伊朗媒体报道这些裂痕,影响公众对联盟的看法。俄罗斯继续否认指控,但双边互动趋于谨慎,焦点从军事转向经济。萨德尔的言论引发政权内部反弹,司法部门在8月底启动调查,指其散布虚假陈述,可能损害国家士气。 整个事件暴露了国际联盟的脆弱性,伊朗认识到需平衡多方关系,以色列则从中获益,维持地区优势。俄罗斯的立场反映其全球布局,不愿为伊朗卷入深度冲突。这件事提醒各国,盟友关系往往受利益驱动,而非承诺。

0 阅读:0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