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今年曾暗示中国,如果不接受关税就考虑战争,谁料音未落,中国高志凯教授就在国际辩论中,一句话把他怼得哑口无言:就这么说吧,美国要敢来,那我们就敢跟美国打。 美国副总统这番威胁,表面看是贸易施压,实则暴露了战略焦虑。2025年9月,美国突然宣布对中国厨房设备、家具等商品加征50%-100%关税,这种"极限施压"的老套路,背后藏着三重算计:一是想逼中国在科技领域让步,比如放弃自主研发;二是想在国际上制造"中国依赖西方"的假象,拉拢盟友围堵中国;三是为国内选举造势,把中国当"替罪羊"。 但美国政客们显然低估了中国的韧性——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19%降至15%,"一带一路"和东盟市场成了新增长点,美国关税就像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劲。 高志凯教授那句"要敢来,我们就敢打"的底气,更是来自中国全方位的硬实力。军事上,2025年中国陆军200万精锐装备3.5万辆装甲车,空军2000多架战机中歼-20已列装300余架,海军三艘航母加055大驱形成远洋战力。 更关键的是战略威慑——东风-41导弹射程覆盖全美,巨浪-3潜射导弹配合"堡垒海域"构成二次打击能力。这种"能战方能止战"的底气,让美国智库兵推显示:若开战7天内美军将损失2艘航母和90%远程导弹。经济上中国粮食自给率超95%,能源自给率80%,美国制裁根本伤不到筋骨,反倒是美国农民和能源公司先跳脚——中国可是他们的大客户。 高志凯的表态更折射出中国外交的质变。过去我们讲"韬光养晦",现在敢说"战则必胜";过去强调"和平发展",现在亮明"底线思维"。这种转变不是好战,而是基于实力的自信。就像他在日内瓦辩论中说的:"14亿人过上好日子才是根本目的,但我们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既回击了美国威胁,又向国际社会传递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微妙平衡中。2025年9月双方在西班牙举行会谈,咱们明确表示"遏制中国行不通"。美国对华政策陷入两难:继续施压可能引发更激烈对抗,全面缓和又不符合国内政治正确。中国则保持战略定力——你打你的关税战,我搞我的产业升级。 半导体国产化率从5%跃升至23%,新能源投资1.2万亿建设特高压,这种"你制裁你的,我发展我的"的节奏,反而让美国企业用脚投票:特斯拉上海工厂贡献全球半数产量,苹果供应链离不开中国制造。 说到底,美国副总统的战争威胁就像纸老虎,看着唬人实则外强中干。中国高志凯的强硬回应,则是用实力说话:我们不怕战,但更愿和;你若敢来犯,必让你后悔。这种底气不是凭空而来,而是14亿人几十年艰苦奋斗攒下的家底。未来中美博弈或许会更激烈,但历史终将证明:靠威胁讹诈让中国屈服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坚决支持高志凯教授!当说出“中国有能力摧毁美国”时,美媒记者脸上显出不悦,然而他
【1评论】【1点赞】
泥泞中的老虎
废话真多
万古刀
我看还是打一仗见分晓,不然霉国永不死心
刘俊安
迟早有一天要干一场,必须主动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