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泰国突然宣布了 9月29日,他信向泰王提交特赦申请。 这次申请,距离泰国最高法院裁决他信重新服刑一年,仅过去20天。 根据泰国《刑事诉讼法》第261条,被告可在判决后30天内寻求王室特赦,他信团队卡在三分之二时间点行动,既避免显得急躁,又保留法律补救空间。 王室事务局消息人士透露,申请文件特别强调他信年事已高及健康问题。这种打"温情牌"的策略,参照了2013年前总理素拉育获特赦的先例。但不同之处在于,当前泰国政治极化程度远超十二年前。 最高法院9月9日的判决本身充满玄机。他信涉及的案件是2008年已判决案的重审,但刑期从两年减至一年。这种"减半处理"被法律界视为"留有余地"的信号。朱拉隆功大学法学教授披猜分析,法院可能在为后续政治妥协铺路。 更值得玩味的是王室态度。哇集拉隆功国王近年来逐渐调整与军方关系,2024年任命新枢密院成员时,增加了技术官僚比例。这种变化可能影响特赦决策的权衡因素。 国防部长巴维·翁素万近期表态耐人寻味。他在9月25日陆军学院毕业典礼上称"法治是国家安全基石",但次日会见商界代表时又强调"经济稳定需要政治和解"。 陆军司令纳隆攀已秘密调整边境部队部署,第3军区主力部队结束丛林训练后未返回营地,而是驻扎在曼谷以北的华富里府。这种军事调度与2014年政变前的态势有相似之处,但规模较小。分析认为这是"预防性布防"而非政变信号。 内阁消息源透露,贝东丹近期推迟了原定10月访华行程,集中处理国内局势。经济团队则加快"数字钱包"政策落地,试图用经济红利转移注意力。这种"经济换政治"的策略能否奏效,尚待观察。 黄衫军精神领袖素贴·特素班已召集民间组织开会,准备发起"反特赦"签名运动。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获得部分年轻群体支持,大学生团体"解放泰国"在社交媒体发起拒绝特权标签,三日获得10万次转发。 商人群体出现分化,泰国商会主席表示"应依法办事",但正大集团等华商巨头保持沉默。这种态度与2006年政变后商界齐声谴责他信的情形形成对比,反映商业精英对政治动荡的厌倦。 中国则采取更务实态度。驻泰大使访问泰东北部时,重点考察中泰铁路项目进度,避免评论政治事务。这种"经济优先"的立场,与中方在东南亚的整体战略一致。 泰国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GDP增速降至2.1%,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减少18%。股市单月流出资金达300亿泰铢。经济压力可能成为推动政治妥协的潜在动力。 更棘手的是财政状况,财政部被迫动用了1500亿泰铢的石油基金来弥补预算赤字,这种应急措施难以持续。若政治僵局导致2026财年预算案延迟通过,将引发连锁经济反应。 他信此次特赦申请,容易让人联想到2009年他向阿披实政府提出的类似请求。但关键区别在于:当年军方明确反对,现在军方态度暧昧;过去王室由普密蓬国王主导,当下政治环境已变。 更重要的变量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经过十五年政治动荡,泰国中产阶级扩大,社交媒体成主流信息渠道,年轻世代政治意识觉醒。这些因素使任何政治决策都面临更复杂的舆论环境。 法律界人士分析存在三种可能:国王在10月底生日前批准特赦,体现仁慈;要求他信服刑部分刑期后再议;或转请政府提出特赦法案。第二种可能性最大,既维护司法权威,又为后续操作留空间。 最敏感的时间点是2025年12月5日普密蓬先王诞辰纪念日。若在此前后出现特赦进展,可借助纪念氛围淡化争议。王室仪式局已开始筹备相关活动,其规模可能超过往年。 泰国若成功化解政治危机,将增强东盟稳定性。印尼候任总统普拉博沃已派特使了解情况,马来西亚安瓦尔政府密切关注。若局势恶化,可能影响东盟共同体的合作进程。 大国博弈也将调整。美国试图通过美泰联盟应对中国影响力,但政治动荡将削弱泰国作为美国区域支点的作用。中国则可能借机深化与老挝、柬埔寨关系,重构中南半岛格局。 他信的特赦申请看似法律行为,实则是泰国政治力量的重组信号。在君主立宪制框架下,王室、军方、民选政府的三方博弈进入新阶段。这场政治豪赌的结果,将决定泰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轨迹。 信息来源:外媒:他信向泰国王室提交赦免请愿 2025-09-29 21:50·参考消息
就在刚刚 泰国突然宣布了 9月29日,他信向泰王提交特赦申请。 这次申请
红楼背疏影
2025-09-30 16:10:23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