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参议院宣布了! 10月1日,美国参议院接连否决了共和党和民主党各自提出的政府拨款法案,这意味着联邦政府几小时内就要面临停摆。 此次政府停摆不同以往,美军正在黑海地区与北约举行"海风-2025"联合军演,五角大楼却要被迫停止70%文职员工工作。 更关键的是乌克兰援助窗口期:美国承诺的F-16战机交付正值关键阶段,负责合同审核的国防采购官员却被列为"非必要岗位"。 财政部需在10月15日支付国债利息,若停摆持续,可能触发技术性违约。穆迪已警告可能下调美国评级,这将在全球金融动荡期引发连锁反应。 印太司令部受影响最严重。关岛基地的"宙斯盾"系统升级中断,负责朝鲜导弹监测的太空军文职分析师停工。更棘手的是军饷问题:海军第七舰队55艘舰艇中,有12艘因财务审批延迟无法进行燃料补给。 空军F-35机队每月需40小时维护工时,停摆导致民间承包商停工,完好率从75%骤降至60%。陆军在波兰的"大西洋决心"行动被迫缩减规模,这正值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的敏感时刻。 共和党坚持将法案与边境墙拨款捆绑,要求追加50亿美元用于美墨边境军事化部署。民主党则主张增加120亿美元用于乌克兰援助。这种对立反映战略优先级的根本分歧:共和党强调本土安全,民主党侧重全球干预。 2026年中期选举在即,共和党需要展示对移民问题的强硬姿态,民主党则要维系"抗俄领袖"形象。双方都将政府运作作为政治筹码。 与2013年停摆相比,此次地缘政治风险更高。当时美国处于战略收缩期,如今则同时应对俄乌冲突、中东危机和印太竞争。与2018年停摆不同,当前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5万亿美元,金融系统更脆弱。 最危险的先例是1995年停摆。当时造成北约在波黑行动受阻,间接导致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历史教训表明,政府停摆从来不是单纯的国内事务。 北约欧洲盟军司令部紧急会议已讨论应急方案。德国防长称"无法理解超级大国的决策机制",波兰建议启动欧盟备用资金维持对乌援助,这种怀疑正在削弱美国同盟体系可靠性。 印太地区更敏感,台湾地区采购的MQ-9B无人机交付延期,菲律宾在南海的联合巡逻计划暂停。美国信誉受损直接鼓舞对手冒险意图。 国防工业首当其冲。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生产线可能停工,雷神导弹订单审批冻结。小企业更惨:85%的国防承包商需提前垫资,现金流断裂风险激增。 金融波动难以避免,2025年以来,每次停摆威胁都导致美股波动率指数飙升15%以上。美元避险属性减弱,黄金和人民币资产获国际投资者增持。 俄罗斯加大攻势,乌克兰军方确认,俄军利用停摆窗口期加强顿巴斯突击。更危险的是外交突破:俄罗斯与沙特达成石油人民币结算协议,直接挑战美元霸权。 中国加速技术追赶,C919客机获欧洲适航证,华为突破3纳米芯片技术。美国停摆导致的科研项目中断(如NASA火星计划暂停),正为对手提供赶超窗口。 退役军人事务部停摆影响480万退伍军人,伤残津贴发放延迟,心理热线关闭。现役军人家庭援助计划冻结,这直接影响海外部署部队士气。 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仅保留30%人手,美墨边境非法越境数量单日激增200%。这种安全真空可能被犯罪集团利用。 短期持续决议案虽可解燃眉之急,但无法解决结构性矛盾。2026财年总预算需削减1200亿美元,两党在国防与非国防开支比例上僵持不下。 更棘手的是程序问题,众议院自由党团要求72小时审阅期,参议院需100票表决时间,这种程序拖延使最后一刻解决方案难以落实。 日本加速国防自主化。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2.5%。澳大利亚推进"核潜艇计划B方案",考虑与英国合作替代美国技术。 欧盟启动"战略自主"新阶段,建立1000亿欧元欧洲国防基金,法德联合研制第六代战机。美国不可靠性正推动盟友寻求替代方案。 美国软实力受损难以量化,留学生签证审批延迟导致顶尖人才转向加拿大、澳大利亚。科研项目中断使诺贝尔奖级别学者流失。 更深远的是制度吸引力下降,民主治理模式备受质疑,全球民主指数显示,仿效美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减少40%。这种范式危机影响将持续一代人。 拜登可援引《生产法》优先保障国防需求,但可能被控滥用职权。美联储可临时提供财政融资,但会动摇央行独立性。各州政府可部分接管联邦职能,但协调难度大。 最可行的是军方紧急预案,国防部长有权在"危机状态"下调动文职人员,但这种军事化治理可能引发宪政争议。 政府停摆暴露出美国政治制度的深层缺陷:当全球领导地位需要持续投入时,国内政治恶斗却使国家机器周期性瘫痪。这种内耗正在侵蚀战略信誉,为竞争对手提供战略机遇,历史将证明,最大威胁往往来自内部而非外部。 信息来源:美参议院否决共和党版本拨款法案 联邦政府或将停摆 财联社2025-10-01 07:31
美国将军们感到很屈辱:难道要听一个排长教我们怎么打仗吗?9月25日,美防长赫格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