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发现不对劲了,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链

漫聊小知识 2025-10-02 18:42:24

美媒发现不对劲了,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链,尤其是救命药的原料,几乎全都来自中国,一旦中国开始管控,后果不敢想象。   这两年美国媒体盯上了中国手里的稀土,忽略了其实各种救命药的原料八成都必须从中国进口,尤其是常用的抗生素和手术常备药 说个实在数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有统计,2019年美国88%的原料药都得靠进口,而中国就是这些救命原料最主要的来源地。 2024年数据摆在那儿,咱们国家原料药出口额都快430亿美元了,其中卖到美国的就有45亿多,还涨了12%。 更关键的是具体品种,美国人发烧吃的布洛芬,95%的原料来自中国;手术要用的氢羟肾上腺皮质,91%得从中国运过去;小孩退烧常用的对乙酰氨基酚,70%的原料也是咱们供的,就连常用的青霉素,40%以上都离不开中国货源。 这些可不是什么冷门药,全是家家户户常备的救命应急的东西,缺了哪样都得慌。 为啥美国自己不生产?说白了就是产业空心化闹的,几十年前美国确实能造这些原料药,但这东西生产过程中要处理废水废料,环保成本特别高,加上人工费用也贵,利润越来越薄。他们干脆把这些"脏活累活"转移到国外,自己只留着新药研发这种赚钱的环节。 中国正好有完整的化工产业链,从基础化工原料到精细加工一步到位,工人技术过硬还踏实,成本比美国低得多,自然就成了全球原料药的主要生产地,现在全球每三件原料药里就有一件是中国造的。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不会找印度替代吗?这话太天真了。 印度虽然也做原料药,但他们的基础化工不行,很多上游原料还得从中国进口,2024年中印原料药贸易额还稳着呢。 而且咱们的规模和技术优势摆在那儿,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向FDA提交的原料药技术备案有153份,印度才110份,美国自己才13份,这差距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医保商会的人说得实在,美国要想重建自己的原料药产业,至少得10到15年,还得把金融、产业、人力成本全理顺了,短期内根本不可能。 美国不是没试过摆脱依赖,特朗普政府又是加关税,又是搞行政令,逼着药企把产能迁回去,辉瑞还喊着要五年内把中国供应链占比从35%降到20%。 可结果呢?成本直接飙上去了,业内人士算过账,美国自己生产这些原料药,成本得比从中国进口高一半还多,药企又不傻,真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美国人买药得花更多钱;自己扛着,利润就没了。 2024年美国还有近百种药品持续短缺,98%的无菌注射剂都面临断供风险,这还是咱们没管控的情况,要是真动真格的,后果不堪设想。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不光原料药依赖中国,连新药研发都离不开中国支持。 现在美国生物制药公司30%的FDA批准药物流程都外包给中国企业,临床前的试验和患者招募这些活儿,74%都得靠中国帮忙。药明系那些企业,默默支持了多少美国新药研发,美国人自己可能都不清楚。 要是真跟中国脱钩,他们的新药研发成本得涨一大截,上市时间还得往后拖,最后吃亏的还是需要新药治病的美国老百姓。 这张王牌咱们不是故意攥着的,是全球产业分工自然形成的结果。中国从来没想过用原料药卡谁的脖子,毕竟治病救人是天大的事。 但美国要是真把事情做绝了,动不动就搞技术封锁、加关税,那也别怪咱们拿出反制手段。 稀土是重要,但那影响的是工业生产,原料药影响的可是活生生的人命,美国老百姓要是发现药店买不到退烧药、手术缺了关键药,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他们自己。 美媒现在才发现不对劲,其实早该想到了,全球供应链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中国能坐稳全球原料药第一大国的位置,靠的是几十年积累的产业基础、技术实力和工人的付出,不是凭空来的。 这张牌咱们不想打,但也绝不是没能力打,美国要是真聪明,就别总想着搞什么"去中国化",踏踏实实坐下来谈合作才是正道,真把中国逼到管控那一步,美国医药界哭都来不及,毕竟人命关天的事,容不得半点折腾。

0 阅读:55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