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的研究馆员不长脑子信口开河,央广中国之声工作人员不过脑子还乐此不彼播送,不怕有损口碑吗? 十月四号,央广中国之声十三点的节目,我听后肺快气炸了。一个胡说八道,一个信谣传谣,太蔑视听众了。 这是一段专题或课题节目,有传播知识的意味。央广记者丁菲、韩萌(听音)去故宫博物院采访做节目。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曲折故事。女研究馆员对全国听众科普:溥仪一九二三年被赶出故宫时,把清明上河图带走。四六年溥仪被解放军俘虏。后边还说了不少,大概是四八年,清明上河图被东北的博物馆收藏。解放后重新回到北京的故宫。这个说辞与事实严重不符。 首先,溥仪是一九二四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冯玉临阵祥倒戈杀回北京,废掉曹锟的大总统,然后派鹿钟麟率兵进人紫禁城,把溥仪赶出了故宫。 第二,溥仪是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在吉林东部被苏联红军俘虏的,当时就用飞机送到了苏联的远东战俘营。解放军俘虏溥仪纯粹是无稽之谈。别的不说,一九四六年,压根没有解放军这个名号。一直到四七年初,关内的共产党部队还叫八路军和新四军。陈毅的新四军军长一直当到四七年。那时,东北我党武装叫东北民主联军。因为开进东北的部队有八路军也有新四军。为了统一编制和指挥,只能重新命名。 溥仪事实上是苏军俘虏的,研究馆员即便狡辩俘虏溥仪的八路军就是后来的解放军,也站不住脚。溥仪被俘虏到苏联,五零年后才引渡回中国,说四八年东北博物馆收藏了溥仪带的清明上河图,可信吗?前面胡说八道,后面继续胡说八道很自然。我的阅读记忆里,清明上河图回归好像与溥仪关系不大。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从故宫迁移了一批珍贵文物,辗转大后方。清明上河图似乎与台湾的故宫博物院有点关系。 如果清明上河图在溥仪手里,苏联能返还给中国吗?更早的日本人能不拿走吗?日本人对中国文物比苏联人更感兴趣,研究的更深。郭沫若就是在日本学习的甲骨文破译。据我所知,省博物馆的研究馆员一般都是教授级别,至少是副教授,大名鼎鼎的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学识应该更了不得。而且,故宫的研究馆员应当在中国历方面造诣不凡。对历史事件时间久远的说不准,不确定情有可原,可溥仪被赶出故宫才一百零一年,溥仪被俘虏仅八十年,溥仪去世不到六十年。这两个事件特别清晰确凿,知道的人十分广泛,搞史学的研究馆员对这事掌握至少不如受过初中教育的人。不要说研究馆员是研究历史的,就是博物院解说员也不该犯这么低级错误。初中层次的知识点的掌握错位,她别的方面研究成果,尤其对久远古老文物事件研究成果,受教者敢相信吗?就好比一个中文不熟悉的外国人,咋能自称汉学家。 对当下发生的的社会现象或者探索争论的问题课,可以发表不同观点。比如演艺明星穿着暴露,有人喜欢有人吐槽,都无可厚非。可溥仪被赶出故宫,溥仪被俘虏的时间和对象是尘埃落定的史实,只有一个时间点和行为人。没有其他选项。如果那位研究馆员说法正确,那么许多历史重大事件的时间就要更改,直奉战争和曹锟被废除大总统将发生在一九二三年。同样,以故宫博物院那位女研究馆员的说辞定位,溥仪四六年被俘,抗日战争就成了四六年结束,日本鬼子四六年才投降。这样不是篡改历史吗? 当然,我不敢怀疑这位女研究馆员的知识水平,但是我有理由怀疑她治学不严谨,工作态度更不认真,对广大受众极为不尊重。要知道广大群众也是故宫博物院的衣食父母。这有没有砸故宫博物院招牌的嫌疑。 故宫的研究馆员把受众不放在眼里信口开河,央广能播送而且同一录音播送好几次,不说是开玩笑也是极不负责任的。我的认知,央广的记者应该是专业对口的,比如体育科技科农业航天等门类记者,不是专家也是内行。而且记者最低也是本科学历,编辑监制要求知识水平更高。采访故宫博物院做专题节目的应该是文史方面记者,研究馆员的说辞错误,她俩听不出来不应该呀。记者,尤其是行业记者不应该孤陋寡闻,专业知识储备还不如初中生吧。 记者的采访录音要交编辑过滤剪辑定型,编辑咋不知道纠正错误呢?编辑做好了节目,要送编审或监制人严格审查,准确无误后才签字批准播发,编审或监制怎么能将错就错大开绿灯呢。 我同样不敢怀疑央广记者编辑编审监制的业务能力和知识储备,但是单就这个节目的采编播发,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不是用马虎粗心能轻描淡写的吧。 恐怕有人会责难我,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说错了,央广的记者编辑编审仍然照单全收,用得着你咸吃萝卜淡操心吗?你能,央广记者咋不采访你,让你向全国人民普及历史重大事件知识。 让我咋说呢。故宫博物院一方面用纳税人的钱,还卖票挣钱,这个节目多少有吸引参观故宫的效应,讲解宣传错误,恐怕对不住纳税人和花钱买了票想欣赏文物、吸收知识的受众吧。同样,央广也花纳税人的钱,央广更要做广告挣钱,听众就是衣食父母,发布错误的知识和信息,对不起听众和打广告的人吧。 这个节目,央广播发不止一次。三号我做家务时就听见了,只是不敢确定,今天听到重播才确信。觉得不能忍气吞声。
故宫博物院的研究馆员不长脑子信口开河,央广中国之声工作人员不过脑子还乐此不彼播送
赵尉在草原上骑马打狼
2025-10-04 19:29: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