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慌了! 澳大利亚慌了! 近几日,澳大利亚总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蚱,总想呼吁中国的企业赶紧去澳采购铁矿石,因为他知道,中国新成立的中矿集团已经通知国内钢厂暂停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采购铁矿石。 据说,甚至有船只已经装满了铁矿石,却在途经某国港口时,要求延迟发货。 这让总理等人寝食难安,叫苦不迭。 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的铁矿石贸易规则冲突,是这场铁矿石贸易风波的根源。 必和必拓等西方国家矿企,掌握着与中国企业铁矿石长期贸易的定价权。 以至于近几年,尽管中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数量,占全球海运总量的75%,但在与必和必拓等西方矿企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2021年,铁矿石价格曾一度飙升至237美元/吨,那是一场源于下游钢厂盈利能力提升而引发的铁矿石价格上涨狂潮。 当时,作为第一大铁矿石供应国的澳大利亚,与作为第一大铁矿石需求国的中国,分不清彼此是谁痛在前、谁哭在后。 2022年,中矿集团悄然成立。该集团联合20多家在中国境内颇有实力的钢企,通过优势互补,联合采购,大大增强了与必和必拓等西方矿企的价格谈判话语权。 这使得必和必拓等西方矿企遭遇了重大的财务损失。 据说,仅仅一天之内,必和必拓公司的股价就蒸发了超过100亿美元。 这使得西澳大利亚州4.56万依赖于铁矿石的从业者感到恐慌。 不得不将该州2025年的GDP预期,从2.7%下调至2.1%。 这些似乎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国通过几内亚西芒杜铁矿、与巴西淡水河谷签署低价长期供货协议、国内矿山技术进步等一系列举措,增强了与必和必拓等西方矿企博弈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底气。 澳大利亚现在面临的,是旧殖民地国家思维,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碰撞与融合。 这使得中国在对澳政策的调整过程中,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 但这并不妨碍中国让澳大利亚在铁矿石贸易规则上“痛”出一个合理“血”字来。 旧的一轮中澳关系“冷战”背景下,必和必拓等西方矿企,将铁矿石贸易规则确立为“价格随成本上涨而合理上涨”的定价规则。 这一规则将成为中澳新关系“冷和平”背景下,中国与必和必拓等西方矿企博弈铁矿石价格时最有力的法律武器。 无论是中国还是澳大利亚,都没有料到,中矿集团的悄然成立,会给必和必拓等西方矿企带来如此巨大的损失。 旧的一轮中澳关系“冷战”背景下,必和必拓等西方矿企掌握着与东方大国企业铁矿石贸易的定价权,它们赚得了盆满钵满。 新的一轮中澳关系“冷战”背景下,中矿集团等中国企业掌握了与必和必拓等西方矿企铁矿石贸易的定价权。 这使得下半年以来,必和必拓等西方矿企赚得就有些“惨”了。 借助这一“惨”字,也不能不让人想到,东南亚某岛国原本计划在2024年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但当它得知下半年以来,必和必拓等西方矿企在与中国企业博弈铁矿石价格时“惨”的如此之多,于是,它将2024年APEC会议的举办地改为了美国。 这似乎在告诉人们,只要是与中国发生博弈,并“惨”得如此之多,那就最好还是远离,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惨”的如此之多,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灾”难。 这似乎也不能妨碍人们借用一句老话来总结一下当前中澳关系那冷和平的新状态,那就是“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但凡事都要讲个度。在与必和必拓等西方矿企博弈铁矿石价格上涨这一具体问题上,只要中矿集团等中国企业坚持公平合理原则,让市场说话,那就足够了。 而在其他问题上,只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利共赢,那就行了。 冷战背景下的人际关系,总是充满敌意、仇恨与不信任的。 只要做到上述四点,那就足以让冷战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变成热战或者和平时期那友好的蓝图。 那些停留在脑子里、语言上的四点,怎么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去,则是一门大学问。 这就需要双方各自做出努力和表率来。 只要做到这一点,中澳关系就能从冷战时期的人际关系脱离出来,进入到和平时期那友好的蓝图当中去。 而这种脱离与进入,对双方人民来说,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各位读者,你们对此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这下着急了!澳大利亚慌了!这几天,澳大利亚总理急了,四处呼吁我
【9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