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偶像是打赢英阿战争的撒切尔夫人。 5人竞争局面中,最后由高市笑到最后,三度参战最终胜出,成为民党创党70年以来第一位女党魁。 第一轮投票,64岁的高市早苗拿到最高票,44岁的小泉进次郎居次,两人都未过半,进入决选。 谁能想到,高市早苗把撒切尔夫人当偶像,可不是光贴张海报那么简单。她办公室的书架上,摆着一本翻得卷边的《撒切尔自传》,扉页上密密麻麻写着批注,最显眼的一句是“强硬不是手段,是立场”——这话后来成了她参选时的“口头禅”。她总在公开场合提撒切尔打赢英阿战争的“决断力”,却绝口不提那场战争给英国带来的经济损耗和民生阵痛;她学撒切尔“铁腕治政”,却把方向偏到了右翼路线上,比如撒切尔推动私有化是为了激活市场,她倒好,把“铁腕”用在了修宪扩军上,甚至公开说“日本该有真正的军队,像英国那样在国际上有话语权”,这话里的军国主义苗头,明眼人一看就懂。 她这“三度参战”的经历,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较劲。前两次参选自民党总裁,一次是2018年,一次是2020年,都输得不算好看——第一次得票连10%都不到,第二次虽然进了前三,可还是被温和派联手压了下去。那时候就有人说“高市太激进,自民党不敢用她”,她却没放弃,反而天天泡在自民党总部,跟各个派系的大佬喝茶聊天,把自己的主张揉碎了讲,尤其是对着安倍晋三留下的“细田派”,她拍着胸脯保证“会接着推进安倍没完成的修宪大业”。这次能从5人里杀出重围,说白了就是自民党没了更好的选择:年轻的小泉进次郎虽然有“星二代”光环,可没什么实际政绩,镇不住党内老臣;其他候选人要么立场摇摆,要么派系支持太弱,只有高市早苗,靠着“资深”和“够硬”,成了保守派眼里的“救命稻草”。 决选时跟小泉进次郎的对决,更能看出她的“狠劲”。小泉主打“年轻化改革”,喊着要吸引年轻选民,高市却反其道而行之,在辩论会上直接说“现在不是谈改革的时候,是要守住日本的传统和安全”,这话一下戳中了不少老年选民和党内保守派的心。投票前一天,她还特意去参拜了靖国神社,虽然没对外声张,可消息还是传了出去——这步棋走得妙,既巩固了右翼支持者,又跟小泉的“温和形象”拉开差距。最后开票,她比小泉多了近80票,赢的不是年龄,也不是政策多好,是她精准抓住了自民党此刻最需要的“稳定感”,哪怕这种稳定,是靠强化保守立场换来的。 可她学撒切尔,终究是学了个皮毛。撒切尔当年能在英国立足,靠的是贴合英国当时的经济需求,哪怕有争议,至少有清晰的施政逻辑;高市早苗呢,只学了“强硬”的外壳,却没搞懂日本的现实——日本现在面临少子老龄化、经济停滞,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养老金、医疗和就业,她却把重点放在“扩军”“反华”上,跟撒切尔“解决民生痛点”的思路完全背道而驰。更可笑的是,她喊着“女性领导力”,却反对提高日本女性的职场地位,甚至说“女性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家庭上”,这跟撒切尔作为女性政治家推动性别平等的做法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现在她成了自民党70年来首位女党魁,眼看就要当日本首位女首相,可没人真的为“女性突破”高兴。大家更担心的是,她那套“撒切尔式强硬”加“日本右翼底色”的组合,会把日本带向更危险的方向——一边参拜靖国神社伤害邻国感情,一边增加防卫预算加剧地区紧张,这样的“领导者”,就算赢了选举,也赢不了真正的民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果然蛙岛就是中国的智商洼地。他们都不知道大陆网民看到高市早苗当选日本新首相有多高
【30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