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我要告诉全世界,俄罗斯有实力有能力应对所有威胁和挑战,如若不信,那就试试看。”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近年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俄罗斯周边的动作从来没停过。每年在靠近俄罗斯的欧洲地区进行四十多次军演,舰机经常靠近俄罗斯边境侦察,还把部队调到波兰、波罗的海三国。 北约甚至提出了一个“4个30”的原则,要在30天内部署30个战机中队、30个机械化营和30艘战舰。 这明摆着是在俄罗斯家门口展示肌肉。同时,美国和西方国家还不断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不光针对民用经济,连军事工业都不放过。面对这种压力,如果普京没有真正的实力支撑,他绝不敢随口说出“试试看”。 那么俄罗斯的实力到底有多大呢?从军事上看,普京手里有真家伙。2025年的国防预算直接涨到13.5万亿卢布,并且原本到2025年的国防计划延长到2027年。 武器装备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射程18000公里,能携带15枚分导核弹头,总当量最高2000万吨,美军自己都承认无法拦截,这直接成为俄罗斯核威慑的“定海神针”。 再说海基武器,“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速度快、能变轨,现有防空系统几乎没法阻挡。地面作战也在升级,俄罗斯正组建无人化、智能化的机器人部队,让战斗力更现代化。 除了武器本身,能立刻动起来才有效。2025年9月,当北约在边境搞“东部哨兵”演习时,俄罗斯迅速调动了10万军队和1万辆重武器,同时带上了配备“锆石”导弹的护卫舰和图-22M3轰炸机。 普京的团队还展示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打空军基地、“伊斯坎达尔”导弹打指挥中心的战术,北极圈内的“亚森-M”级核潜艇随时待命,随时可以发起打击。 这些武器可以几乎同时打击目标,让对方防空系统应接不暇。换句话说,俄罗斯在军事实力上是真的有底气。 光靠武器还不够,经济和金融手段同样关键。俄罗斯在面对西方金融制裁时,提前做了调整。美元储备降到7%,人民币升到15%,自己还建立了SPFS支付系统,替代西方的SWIFT,保证跨境支付不被卡住。 能源方面,俄罗斯要求“不友好国家”用卢布支付天然气、原油和煤炭,并对过境欧盟的能源加收附加费。 西方企业撤资时,俄罗斯也直接按法律接管了47家企业,包括联合利华、雀巢等,保证产业链不中断。同时,《反制裁法》修订后,俄罗斯还可以冻结对方资产来弥补自己的损失,这样经济上就站稳了脚跟。 再从外交和军控角度看,普京也在精准发声。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在2026年到期,但俄方明确表示,如果美国不搞小动作,愿意在对等条件下继续遵守一年。这说明俄罗斯既有实力,又懂得拿捏分寸。 普京的会议也是冷静而克制的,场面没有花哨的展示,也没有夸张的修辞。克里姆林宫联邦安全会议上,他只提到“战略稳定恶化”和“军事技术措施”,并向国内外展示了俄罗斯已经做好了应对任何威胁的准备。 这种平稳、正式的声明比简单的口号更有分量,传递的信息很明确:俄罗斯有能力、能出手、不会轻易退让。 普京之所以敢放出“试试看”的狠话,是因为他手里不仅有核威慑和常规武器,还有智能化作战能力和强大的经济反制手段。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已经做好了随时应对军事、经济和外交挑战的全套准备。外部威胁再大,也必须面对强有力的回应。军事、经济、法律和外交多管齐下,俄罗斯不是随便喊口号,而是真实地掌握了应对能力。 可以说,这次发言的意义不仅是对外警告,更是内部动员和战略宣示。它告诉国内民众和军队,国家有能力保卫自身安全;同时也告诉外部世界,俄罗斯不会被轻易挑衅。 在军控谈判停滞、国际局势紧张的背景下,这种理性而有分量的表态比任何夸张的口号都更有效。 普京的“试试看”并非随意喊出的威胁,而是建立在长期战略准备和实力基础上的冷静判断。 俄罗斯面对北约军事压力和西方经济制裁,依靠军事实力、经济反制、能源政策和法律制度多管齐下,保证国家安全和战略威慑。军事力量和经济保障都在手,随时可以采取行动,这才敢说“试试看”,而不是空喊口号。 信源:《普京称俄罗斯将以军事技术措施回应任何威胁》·新华社·2025-09-23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我要告诉全世界,俄罗斯有实力有能力应对所有威胁和挑战,如若
不负赋墨尘
2025-10-05 16:43:53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