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彻底火了!不仅中国知道了,美国都知道了!9月28日报道,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开通后,外媒报道称:桥面距离江面高达625米,几乎是旧金山金门大桥净空高度的十倍,”网友评论“这就是我们要学中文的原因”! 9月28日半岛电视台报道,花江峡谷大桥625米的惊人高度直接刷新世界纪录,把法国米约高架桥拉下神坛,美国CNN专门派团队拍摄,镜头对准这座钢铁巨龙时,主持人语气里满是震撼。 这座桥到底有多高,打个比方,美国引以为傲的金门大桥在它面前就像个小弟弟,高度差了整整十倍,站在桥上往下看云雾缭绕,江面若隐若现,恐高症患者估计腿都软了。 建这座桥难度系数直接拉满,花江峡谷两岸崖壁陡峭岩石风化严重,稍微用力就会碎裂,施工队伍光是勘测地形就花了大半年,每个钻孔位置都要反复测算,最要命的是山谷里的风,呼啸起来能把200斤的壮汉吹得东倒西歪。 工程师们拿出了看家本领,主塔高269米相当于90层楼那么高,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一气呵成中间停顿都不行,最关键的主缆架设,2080米长的钢索要在空中精准定位,误差不能超过5厘米,施工团队研发了全新的缆索吊装系统,用北斗导航实时监控,每根钢丝的张力都有传感器盯着。 桥面铺装更是精细活,2890米长的桥面,每块钢箱梁重达几十吨,吊装时风速超过每秒6米就得停工,工人们经常凌晨3点起床,趁着山谷里风小的时候抢工期,最冷的时候桥面温度降到零下十几度,工人们手都冻僵了,还得保证焊接质量。 这座桥改变的不只是交通,花江峡谷两岸住着好几万人,祖祖辈辈靠着羊肠小道进出大山,村里的李大爷说以前去趟县城,早上5点出门翻山越岭走到天黑才能到,现在开车过桥15分钟搞定。 更实在的变化是经济,桥通了山里的特产运出去方便了,当地的刺梨、猕猴桃以前烂在树上没人要,现在冷链车直接开到果园门口,有个叫王小飞的年轻人原本在广东打工,听说家乡通了大桥,回来承包了200亩果园一年收入翻了三倍。 旅游业更是火爆大桥本身就是景点,开通第一个月就有许多游客专程来打卡,桥头的观景台上,拍照的人排起长队。 花江峡谷大桥的成功,背后是中国基建实力的缩影,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这条路走了几十年,每座超级工程背后,都有无数工程师的心血和工人的汗水。 当世界还在讨论这座桥有多高时,中国的建设者们已经在规划下一个奇迹了,山再高路再险,挡不住中国人连接世界的决心。 这座桥不仅连接了峡谷两岸,更连接了过去与未来,贫困与富裕封闭与开放,它矗立在云端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传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解释不清了!”贵州一男子准备用无人机拍花江峡谷大桥,刚起飞就撞见绝
【7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