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军统女特务冒死救下一名地下党,11年后,女特务被我党抓获,女特务提出

风景繁华 2025-10-06 11:49:12

1940年,军统女特务冒死救下一名地下党,11年后,女特务被我党抓获,女特务提出:“找到当年的地下党替我证明”。[舔屏] 1940年重庆,军统局破译员王化琴盯着手里的密电,整个人僵住了,电文里那个代号“老康”的地下党,竟是她儿时在广元一起掏鸟窝的玩伴康乃尔。 军统已经布下天罗地网,下午就要在曾家岩茶馆动手,王化琴脑子里乱成一团,手心全是汗,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这是在军统局,四周全是盯梢的眼睛。 办公室里,王化琴突然抓起桌上的砚台,猛地砸向自己的嘴,舌尖传来剧痛,鲜血顺着嘴角往下淌,同事们吓坏了,七手八脚把她往医务室送。 趁着上厕所的工夫,她翻出小窗,买了条靛蓝色丝巾裹住头,混进街上的人流,曾家岩的茶馆里雾气腾腾,穿便衣的特务假装喝茶,眼睛却死死盯着门口。 王化琴认出了戴礼帽的康乃尔,装作寻常客人走到桌前,压低声音说:“外边有人找您。”说完就往窗边走,她的蓝布衫在窗前闪了一下,这是两人小时候玩游戏的暗号。 康乃尔愣了几秒,随即起身往后院走,等军统特务反应过来冲进去时,他已经踩着竹梯翻墙跑了,茶桌上还冒着热气的茶碗,成了这场营救唯一的见证。 但王化琴的麻烦才刚开始,抓捕失败后,军统开始查内鬼,有特务指证说,康乃尔离开前,有个蒙头巾的女人从他身边经过,王化琴那天中途消失了六个小时,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老虎凳上,王化琴咬着牙一个字都没松口,她父亲变卖了两间铺子打点关系,半年后才把女儿保出来,王化琴离开军统,去泸州的中学教英文,从此再没碰过电报机。 1951年镇反运动中,有人揭发她曾是军统特务,批斗台上,王化琴浑身发抖,最后说出了那个藏了11年的秘密:“我救过地下党,去找康乃尔,他能证明。” 调查组辗转找到时任川北行署副主任的康乃尔,这位已是地方领导的老同志听完,沉默了很久:“1940年5月那天,要不是有人报信,我活不到今天。” 原来康乃尔不光是地下党骨干,还曾是王化琴的入党介绍人,上世纪30年代,两人在成都读书时参加过进步活动,后来康乃尔受组织派遣回乡建联络站,王化琴去了日本留学,再见面已是茶馆那次。 档案里记载,王化琴1937年从早稻田大学回国投身抗战,进军统局是想破译日军电报,她确实破译了不少情报,但从未参与抓捕地下党,那次救人完全凭着童年情谊和本能。 释放那天,康乃尔特意拿着当年茶馆的记账本来接人,泛黄的纸页上,还能看到那天的茶钱记录,两碗盖碗茶,一碟瓜子,共计三角五分。 后来有人问康乃尔,那天怎么就信了一个陌生女人的话?他说:“不是信她,是信那个暗号,小时候我们约定,遇到危险就用这个动作,十几年过去,我以为早忘了,没想到身体记得。” 王化琴的故事传开后,有人说她是潜伏英雄,也有人质疑她动机不纯,康乃尔对此只说了一句:“那个年代,能在关键时刻站对一次,就已经很了不起。” 网友热评: “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精彩!军统女特务救地下党,11年后靠恩人救命,妥妥的'谍战版农夫与蛇'啊!” “咬舌自残这招绝了!军统办公室里吐血装病,翻窗救人时丝巾裹头,这操作你服不服?” “最唏嘘的是康乃尔后来当上副省长,却为救命恩人作证。要换现在某些'一刀切'的干部,早划清界限了!” “看到最后泪崩!特殊年代里藏着多少这样被误解的好人?建议拍成电影《无名之辈2》!” “军统特务也有良心?这不科学!肯定是小时候被康乃尔带坏了!” 如果是你,处在王化琴的位置,会为童年玩伴赌上性命吗?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0
风景繁华

风景繁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