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站出来了 黎建南:如果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党主席,我决定重新回到中国国民

红楼背疏影 2025-10-06 20:11:03

终于有人站出来了 黎建南:如果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党主席,我决定重新回到中国国民党。 我重返国民党的目标就是“拨乱反正”,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提“九一八共识”。   台湾地区前政治评论员黎建南近日公开表态,若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他将重返国民党,并提出“九一八共识”作为拨乱反正的核心主张。   黎建南与国民党的分合堪称一部台湾地区政治变迁的缩影,这位年逾七旬的政治评论员,曾在李登辉主政时期因不满党内路线转变而选择离开。如今他提出以“九一八共识”作为重返条件,实质是对国民党当前两岸政策的尖锐批评。 值得注意的是,黎建南特意选择“九一八”这个历史符号。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这个日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苦难。他试图通过这个历史记忆,唤醒国民党对民族大义的重视,这与当前党内某些人士的暧昧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郑丽文作为国民党内青壮派代表,其政治路线具有指标意义。她曾在立法机构多次质询时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但同时也面临党内深蓝势力的压力。若她当选党主席,必将面临如何平衡党内不同派系的难题。 国民党内部目前存在三种声音:以连胜文为代表的务实派主张维持现状;以洪秀柱为首的深蓝派坚持民族复兴;而以江启臣时期的团队则倾向淡化统独议题。黎建南的介入,可能使这种平衡被打破。 虽然黎建南未详细阐述“九一八共识”的具体内容,但根据其过往言论可以推测三大核心:一是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三是推动两岸共同弘扬抗战精神。这种主张比“九二共识”更具历史纵深感和民族情感联结。 与“九二共识”相比,“九一八共识”更强调历史联结和民族认同。前者侧重经济文化交流,后者则直指民族大义这个根本问题。这种转变反映部分蓝营人士对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黎建南发表此番言论的时机恰逢美国加大对台军售。美国政府近期批准新一轮对台武器转让,这种外部干预可能使两岸关系更趋复杂。黎建南选择此时发声,或许是有意凸显“倚美谋独”的危险性。 从地缘战略角度看,美国始终将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棋子。而国民党内部分人士与美国保守势力的暧昧关系,正是黎建南等传统蓝营人士所担忧的。他们担心国民党可能沦为美国的地缘政治工具。 根据台湾地区最新民调,20-39岁青年群体中,有68%对“九二共识”内涵认知模糊。这种民意基础的变化,使得国民党在两岸论述上陷入困境。黎建南提出更具历史感的“九一八共识”,可能是为了争取中老年选民支持。 但现实挑战不容忽视,台湾社会经过多年“去中国化”教育,年轻一代的历史记忆已经淡化。如何让年轻人理解“九一八”的历史意义,成为这个概念能否推广的关键。 中国大陆方面始终明确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任何有利于坚持这一原则的言行都会得到肯定。黎建南的主张在客观上与大陆的对台政策方向相一致。 不过,大陆方面更关注的是实际行动而非口号。即便“九一八共识”被提出,也需要观察其具体实践方案。历史经验表明,两岸关系的改善需要相向而行。 如果郑丽文真的当选党主席,她将面临艰难抉择:接纳黎建南的主张可能失去中间选民,拒绝则可能导致深蓝势力离心。这种两难处境折射出国民党在新时代的定位困境。 从更宏观视角看,台湾地区政党的两岸论述必须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相契合。任何背离民族大义的路线都难以持久。随着大陆持续发展,两岸力量对比不断变化,这种趋势必将影响岛内政治生态。 黎建南的表态看似个人行为,实则反映台湾地区政治力量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深刻思考。在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如何找到符合历史潮流的正确定位,是所有台湾地区政治人物必须面对的课题。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