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始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中国也有动作,俄罗斯的腰包紧张了。特朗普的威胁生效了?莫迪开始逐步“淘汰”俄罗斯石油,合作对象令人意想不到,中国成为普京最后的希望?之前,特朗普曾经对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所有国家不能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产品,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第一时间就站了出来和特朗普唱反调,偏偏特朗普拿这两个国家又没有办法。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从目前的形势看,印度对俄罗斯石油进口的削减,不仅仅是“姿态问题”,而是实际在收缩。原来动不动每天上百万桶的进口量,现在悄悄降了三分之一。 媒体说是“调整”,其实就是怕被美国揪着打。再加上美国在金融上“卡脖子”,很多印度炼油厂的美元结算渠道都被限制,想买俄罗斯油都没法顺利付钱。说白了,想买也买不了。 可问题来了,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印度要发展,要维持制造业运转,没有稳定的油从哪来?转头去找中东?那价格就不是一个档次了。 更何况,特朗普现在在中东也在搞事情。印度一旦油价上涨,通货膨胀立马飙,民众压力也跟着上升,莫迪政府这几年好不容易积攒的政治资本,就会被油价给吃干净。 所以说,莫迪虽然嘴上说“多元化进口,减少对俄依赖”,但他心里清楚,少了俄罗斯那条油路,印度的能源安全就得打问号。 而这个时候,俄罗斯的日子也不好过。印度减少进口,欧洲早就封了门,俄罗斯手上那么多石油总得有地方卖吧?于是中国成了最大的接盘者,也是最稳的合作对象。 中国在这事上,一直走的是“稳字当头”的路。该买买,该签的长期协议也照签不误。跟俄罗斯合作,核心不是“便宜”这俩字,而是“战略互补”。你有油,我有市场;你有资源,我有资金和技术。 特别是在美元体系不断搞封锁的情况下,中俄之间的能源结算正在去美元化,用本币、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在快速上升,这对俄罗斯来说是救命稻草。 更关键的是,中国没被特朗普吓住。反而趁着印度犹豫、欧洲观望的时候,把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往更深层推进。 管道、航运、远东油田,全都在动。俄罗斯的远东原油现在有六成是流向中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普京手上最后一根稳定的经济命脉,牢牢地系在了东方。 其实这也不能怪俄罗斯“靠中国”。在如今的地缘格局下,它根本没有太多选择。欧洲市场彻底崩了,美国市场早就关死门了,印度一脚收,一脚放,搞不出长期稳定。 反倒是中国,从不玩花样,签合同、建设、投资、运输,一步一个脚印。俄罗斯心里再明白不过:要不是有中国接盘,它的财政早就被油价崩盘拖垮了。 而且,中国这次的“稳”还带着一点聪明劲。你想啊,趁着别人都在避险,中国签下长期低价合同,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十几年,中国的能源成本都能保持在相对低位。 这在全球经济竞争里,那可是巨大的隐形优势。能源一便宜,制造业成本立刻压下去,出口又有竞争力。而其他国家,尤其像印度,油价一上来,经济立刻打摆子,这对比就出来了。 有意思的是,美国这边以为靠高压政策能“掐死”俄罗斯,结果发现,它一边掐,一边把俄罗斯推到了中国怀里。这波操作真是神助攻。 俄罗斯和中国越走越近,能源、粮食、金融、科技都在强化互补。反观美国,现在反而失去了一个原本可以分化中俄的机会。 再看看印度。莫迪原本想左右逢源,结果被美国逼得“选边站”。站到一半发现不对劲,美国要的是控制,不是合作。 印度现在在能源问题上被绑得越来越紧,既不能全靠美国,也没法完全靠中俄。说是“战略平衡”,其实就是“被动跟随”。一旦中美对抗升级,印度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迟早会被打脸。 对比一下就明显了。中国这边稳、准、狠:稳在节奏,准在判断,狠在执行。俄罗斯有困难,我帮你买油、修管道、铺路;国际金融不通,我帮你建结算系统。 一步步把中俄关系从“贸易合作”升级成“战略共生”。这可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命运共同体的雏形。 而印度那边,还在算美国那边的关税降没降,俄罗斯那边会不会“误会”。两相对比,局势谁赢谁输,一目了然。 说到底,这场能源博弈,本质上就是全球格局的缩影。谁能稳住基本盘,谁就能在乱局中占先。印度现在看似听了美国的话,但实际上是失去了主动; 中国则看似“无视”美国的威胁,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在了最安全、最有利的位置上。特朗普以为自己能“掐断”俄罗斯的资金流,结果不但没掐断,还帮中国开了一条更宽的能源通道。 在国际政治里,能顶住压力、不被裹挟,才是真本事。印度这次的犹豫,暴露了它在全球博弈中的软肋;而中国的冷静,让人看到一个真正成熟大国的底气。 俄罗斯或许一时困难重重,但只要中国这边稳住阵脚,它就不会被彻底“掐死”。世界在乱,中国在稳,这,就是差距。 信源:2025-08-26 18:06·观察者网
俄罗斯要妥协了,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
【1评论】【1点赞】
一生踏实肯干
小编尽放屁!中国的油价何时便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