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台的“耐心”,已经正式宣告用尽!岛内作家雁默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陆的统一路线图,已经画好,不再需要看台湾任何政党的脸色。从现在起,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唯一的选择,就是决定自己被统一时的“姿-势”,是舒坦一点,还是痛苦一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这意味着什么?大陆已经不再依赖民进党、国民党或者其他任何台湾政治势力的表态来决定下一步动作。 过去,很多人总觉得,只要和某个政党谈得顺心,事情就能慢慢推进。现实是,统一的逻辑和计划从一开始就由大陆掌握,台湾任何政党都只是被动参与者。无论他们喜欢与否,主动权从根本上不在岛内,而在大陆。 再来看台湾政党自己面临的选择。雁默说得很清楚,现在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决定自己被统一时的“姿-势”。 这里的“姿-势”,说白了,就是你是选择顺势而为,让统一过程相对舒坦,还是死撑抵抗,让自己承担更大的代价。 顺势而为,不代表主动拥抱,而是现实判断和策略选择,让自己的损失最小化;死撑抵抗,只会让最终的结果更加痛苦,代价更高。 这就是现实的残酷。过去民进党总喜欢强调所谓“台独”,把台湾民众的意愿绑架成政党筹码,以为通过拉拢国际舆论、制造内部对抗,就能拖住大陆的步伐。 但现实告诉他们,这套把戏已经不起作用了。大陆不再考虑你愿不愿意,策略上也不再给任何空间去拖延或谈判,统一是既定的方向,时间问题,姿势问题,才是岛内政党必须考虑的。 看看国民党,过去常被外界认为是大陆的“软通道”,好像能在统一议题上起到缓冲作用。事实也是一样,国民党的态度和动作从来影响不了大陆的整体计划。 大陆的逻辑很简单,你配合,过程舒服一些;你不配合,后果自负。无论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这种硬性选择摆在面前,不是理论,而是现实。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陆政策的重心已经转向直接面向台湾民众,而不是政党。过去几年,大陆在两岸关系上的各种措施,很多都是试图通过政党渠道去影响政策和舆论。 但现在大陆更关注的是台湾民众的认知、生活感受和心理承受力。换句话说,统一不是等政党表态,而是通过政策、经济和社会影响,让台湾普通人自己感受到变化的必然性,从而推动统一。 这种转变意味着,岛内政党无论如何操作,都不再是局势的主导者。民进党想再拉抬所谓“台独热情”,国民党想再做所谓缓和措施,这些都改变不了大陆统一大局。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策略,决定自己在统一过程中的“姿势”。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那台湾民众怎么办?现实是,他们的选择空间也有限。 民进党、国民党可以争取时间、制造噱头,但归根结底,民众还是要面对一个明确的现实,统一不可阻挡,抵抗只会增加痛苦。 过去大陆对台策略相对隐忍,会考虑国际舆论和岛内政党态度,会给各方留出操作空间。那时候,民进党还能利用这种空间制造拖延,国民党还能试着做缓冲。 现在完全不同了,大陆策略更加直接和清晰,不再等待、不再妥协,政策已经落地,统一进程已经启动,岛内政党和民众只能顺应大势。 过去,你还能靠拖延、靠谈判、靠表态影响进程;现在,你连表态的权利都有限,你面对的不是谈判桌,而是既定计划和现实压力。 顺应大势的代价可能比完全抵抗低得多,顽抗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这个逻辑简单粗暴,但非常清晰,也非常现实。 中国对台的“耐心”彻底用尽,统一路线图已经明确,面向台湾民众的政策已经启动,政党表态已经不再是关键变量。 岛内的选择,只剩下“如何面对统一”的姿势问题。顺势而为,过程舒坦;顽抗抵抗,过程痛苦。现实就是这么直接,也没有任何绕路可以走。 这不仅是对政党的警醒,也是对所有关注台海局势的人一个明确信号,局势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任何幻想和侥幸都不再适用。 顺应变化,寻找最佳策略,才是未来可控的方式。其他的一切讨论和争议,其实都只是表象,真正决定结果的,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现在,局势已经明了,耐心用尽,时间不会等人,姿势的选择,就是现在。
馆长“独性”发作,大言不惭!如果大陆要打过来,我没话可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30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