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让人动容!重庆,男子遇困难民警帮垫付400元,男子保证还钱并写下欠条,可之后他却“食言”了,导致民警被同事嘲笑遇到骗子!但万万没想到,男子9年后却找上门,说要兑现借条! 九年前,重庆街头有个叫程先生的外地打工人,日子过得紧巴巴。 那时候他刚丢了工作,身上只剩几块钱,连买馒头都要算计着花,晚上只能缩在桥洞下过夜。 有天他蹲在派出所门口犯愁,被值班的杜警官瞧见了。 杜警官问他咋回事,程先生红着眼圈说家里老母亲生病,孩子在老家上学,自己打零工的钱全垫进去了,现在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 杜警官没多想,转身回办公室拿了400块现金塞给他:“先拿着应急,不够再想办法。” 程先生慌了神,从破布包里翻出皱巴巴的纸,非要写张借条:“我程某某,今天借杜警官400块,一定还!”杜警官推脱不过,看他实在坚持,就收下了那张带着汗渍的纸。 打那以后,程先生回了老家。他没敢闲着,在村里帮人种大棚、跑运输,啥活累就干啥。 钱挣得不多,可他始终记着那张借条。每年农闲都去镇上的邮局,想给重庆的杜警官寄钱,可又怕地址记错; 后来有了手机,想打电话问问,可当年只知道杜警官姓杜,在两路派出所,具体名字都没问清。 家里盖房、孩子结婚,哪样不要钱?这400块像块石头压在他心里,总觉得对不起人家。 今年开春,程先生家新盖的二层楼完工了,孙子也满周岁。他蹲在院子里晒太阳,摸出那张保存完好的借条。 突然跟老伴说:“该去重庆还钱了。”老伴有点犹豫:“都九年了,人家可能早忘了。” 他摇头:“不行,杜警官当年是拿自己的钱帮我,这不是债,是信。我要是不还,对不起良心。” 收拾好行李,程先生坐了十七个小时绿皮火车,又转了两趟公交,到了重庆两路派出所。 派出所门口的梧桐树长得更高了,他站在门口张望半天,才敢进去问值班民警:“同志,九年前在这儿值班的杜警官,现在还在不?”值班的小年轻查了查档案,说杜警官还在所里,带新警巡逻去了。 没多大一会儿,一个穿警服的老民警走进来。程先生一眼就认出他鬓角的白发,腿有点发颤地上前:“您是杜警官吧?我是九年前找您借钱的程某某。” 杜警官愣住了,盯着他看了半天才笑起来:“哎哟,是你啊!我早把借条的事儿忘了,还以为你遇到啥难处没联系。” 程先生从布包里掏出那张泛黄的纸,手直抖:“这些年我一直记着,这不家里情况好了,专门来还。” 旁边新来的小警察凑过来看,杜警官摆摆手:“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原来当年程先生走后,同事还笑杜警官“被人骗了”,他说:“能写借条的人,肯定是有难处暂时还不上,就当我帮他渡个难关。” 这些年杜警官也没刻意记着,倒是程先生把这份恩情揣了九年。 程先生攥着借条说:“您当年垫的不只是钱,是给我这个外乡人留了条活路,让我知道世上还有肯信陌生人的好人。”杜警官拍拍他肩膀:“能记着还,比啥都强。” 俩人站在派出所门口聊了很久。程先生说这些年咋种大棚、咋攒钱,杜警官讲所里新来的年轻人,讲街坊邻居的变化。 阳光透过梧桐树照在他们身上,像九年前那个暖心的下午。 其实人这一辈子,最金贵的不是攒多少钱,是心里那份踏实。 程先生用九年守着一张借条,守的是做人的本分; 杜警官用九年忘了那400块,忘的是施恩图报。 这事儿不大,可就像冬天里的热汤面,喝下去浑身暖烘烘的。咱们老百姓日子过得平淡,可不就图个有人帮衬、有信可守吗?
女子接到弟弟电话,问她怎么还没过来看望母亲。女子表示家里出点事情,今年中秋可能没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