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在公开场合喊出“大陆若动武,台湾绝不投降”,声势不小。就在同一时间,解放军东部战区出动58架次军机绕台,空中压境。台军频频高调秀“抵抗”决心,但装备、兵力、后勤到底支撑得起这个口号吗? 台湾审计部门去年的报告早把底裤都扒了:26 艘一级舰里 14 艘没按时修,有的拖了 10 个月,主发动机没进船厂就熬到了大修寿命,这可不是小问题,军舰跟汽车不一样,发动机坏了就是废铁一堆,拖 10 个月意味着这船早成了码头边的 “摆设”。 解放军这次 58 架次军机绕台的规模,这可不是平时小规模的巡逻。根据东部战区发布的消息,这些军机里包括歼 - 16、歼 - 10C 战斗机,还有轰 - 6K 轰炸机、运 - 8 反潜机等多种机型。 形成了多机型、多批次的空中编队,不仅在台湾岛周边空域开展巡航,还进行了空中对抗、对地突击等实战化训练。 有军事专家分析,这种规模的出动,既能检验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也能对 “台独” 势力形成有力震慑,而且 58 架次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台军日常空中警戒力量的应对极限,台军目前能随时升空的战斗机,满打满算也就 30 多架,真要是遇到这种大规模空中编队,根本没法做到全面拦截。 再看台军高调秀出的 “抵抗” 决心,最近这段时间,台军先后在台湾岛东部海域搞了 “联合反登陆演习”,还展示了从美国购买的 “毒刺” 防空导弹、“鱼叉” 反舰导弹等装备,甚至拉着美国的 “军事顾问” 一起参与训练。 可这些看似热闹的操作,掩不住台军装备老化的现实。就拿台军主力战斗机 F-16V 来说,虽然号称是 “升级款”,但基础机型已经服役了快 30 年,机身结构老化问题突出,2024 年就发生过两起 F-16V 训练时出现故障的事件,其中一架还被迫紧急迫降。 而且台军的装备大多依赖进口,像 “毒刺” 导弹,美国承诺交付的 1000 枚,到现在只到了 300 多枚,剩下的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这种 “靠别人输血” 的装备体系,真要是遇到紧急情况,根本没法保证供应。 兵力方面,台军的问题就更明显了。台军总兵力大概在 16 万人左右,看起来人数不少,但其中义务兵占了近一半,这些义务兵只需要服役 4 个月,训练时间短,实战能力有限。 而专业的志愿兵数量不足,而且还面临严重的 “招兵难” 问题,2024 年台军志愿兵招募目标是 1.2 万人,最后只招到了 8000 多人,缺口近 4000 人。 更严重的是,台军的基层军官流失率很高,很多军官因为薪资低、晋升难,纷纷选择退伍转业,导致部队指挥体系出现断层。 有台军内部人员透露,一些基层连队甚至出现了 “一个连长带两个排长,管着一百多个义务兵” 的情况,这样的兵力配置,别说 “抵抗”,就连日常的战备训练都很难保证质量。 后勤保障更是台军的 “软肋”。台湾岛面积不大,资源有限,很多战略物资都需要进口,比如石油、天然气,还有武器装备的零部件。台军的石油储备大概只有 90 天,要是遇到海上封锁,用不了三个月就会出现能源短缺。 而且台军的后勤补给体系效率很低,2024 年台军搞了一次 “跨岛后勤演习”,计划把物资从台湾岛西部运到东部,结果因为道路拥堵、运输车辆故障等问题,比预定时间晚了 8 个小时才完成任务。 这种后勤水平,真要是到了实战中,前线部队很可能会面临 “缺弹、缺油、缺粮” 的困境,所谓的 “抵抗” 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台军频频秀 “抵抗” 决心,更多是一种 “政治姿态”,而不是真的有实力对抗。解放军东部战区的 58 架次军机绕台,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 “台独” 分裂行径和所谓的 “抵抗” 口号,在强大的人民解放军面前,都只是徒劳。 这些年两岸的实力差距一直在拉大,解放军现在的能力,完全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还在不断提升体系作战能力。 台当局要是真以为靠几架老战机、几枚进口导弹就能 “抵抗”,那真是打错了算盘。 和平统一才是对台湾最好的选择,一旦动武,台湾的经济、民生都会受重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