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蒋介石病死,在香港的关麟征非常悲痛,带着妻子去吊唁。一下飞机,黄杰带着数百黄埔校友迎接,关麟征和黄杰相互拥抱,当场大哭起来。 关麟征1905年出生在陕西鄠县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原名叫关志道,字雨东。小时候家里穷,母亲早逝,继母拉扯着兄妹几个过日子。他从小就爱读书,1924年通过朋友让出的名额,考进了广州黄埔军校第一期。那时候军校刚办,关麟征在里面认真训练,毕业后直接投身战场。1925年参加东征,打陈炯明部队时膝盖中弹,但他没退缩,继续带兵往前冲。这让他在国民党军中慢慢站稳脚跟。 1933年,长城战役打响,关麟征指挥25师去支援宋哲元部队。在古北口一线,日军进攻猛烈,他的部队伤亡大半,他自己也被炸弹碎片炸伤多处。可他硬扛着指挥了三天三夜,最后把日军打退了。战后,蒋介石给他发了青天白日勋章,这在国民党军里算得上大荣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升为52军军长,管着2师和25师,先在漳河一线阻击日军。 接下来,关麟征带部队参加了台儿庄战役,那仗打得激烈,他指挥士兵摧毁了不少日军阵地。转到武汉会战,又在外围多次反击日军推进。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他布置部队在湘北防线,挡住了日军进攻。这些年头,他在前线冲杀,成了国民党军中能打的将领,蒋介石一度很倚重他。但1941年,他跟上司陈诚闹了矛盾,陈诚气得胃病发作,还在蒋介石面前说坏话,导致关麟征的兵权被限制。 抗战胜利后,关麟征没得到重用,本来要当东北保安司令,但陈诚从中作梗,没去成。1947年10月,他当了黄埔军校校长,一直干到1949年9月。那时候国民党败局已定,1949年8月他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还升了陆军二级上将。可没多久,11月他就退出军界,带着家人去了香港定居。从此,他远离了那些权力斗争,过上了普通日子。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因肾衰竭引发心脏病去世,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香港。关麟征当时已经在香港住了26年,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没有犹豫,马上安排行程,带着妻子徐孝仁从香港机场坐飞机去台湾。飞机穿越台湾海峡,几个小时后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关麟征夫妇下了飞机,走进大厅。 黄杰是另一位黄埔一期的老将领,那时在台湾当过省主席等职。他提前知道关麟征要来,就组织了数百位黄埔军校的老同学在机场等候。这些人多是国民党军退役的老人,排成队形站在机场外。关麟征一出大厅,看到黄杰,两人走上前互相拥抱,哭声响起。周围的老同学也围上来,现场气氛沉重。 关麟征夫妇在黄杰的陪同下,离开了机场,去蒋介石的灵堂吊唁。台北街上挂满了哀悼的标语,他们的车队开过去,很快就到了地方。关麟征进了灵堂,行了礼,完成了吊唁程序。之后,他跟一些黄埔老同学简单聊了聊过去的仗事,然后办完事就准备回香港。这次去台湾,关麟征没多停留,很快就结束了行程。 关麟征在台湾吊唁期间,蒋经国亲自见了面,还几次劝他留下来帮忙做事或住下。但关麟征没答应,坚持要回香港。他觉得那边生活安静,不想再卷入那些事。吊唁结束后,他又坐飞机从松山机场飞回香港,继续原来的日子。从1975年到1980年,他基本不参加公开活动,平时在家练练书法,听听秦腔,日子过得平淡。 1972年,关麟征带着妻子和女儿去了美国和欧洲转了一个月,看了些城市风光,回来后还是保持低调。香港的家在安静的地方,他偶尔跟家人出门走走,作息规律。1980年7月30日,他突然脑溢血发作,被送到香港伊丽莎白医院。医生检查时看到他胸前满是旧伤疤,抢救了几天,但情况没好转。8月1日,关麟征在医院去世,75岁。他的遗体被运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惠提尔玫瑰岗纪念墓园埋葬,葬礼没大办,就家人和几个朋友参加。 关麟征的后代也学着他低调的风格。他的女儿关伯琏后来接受媒体访谈,说父亲晚年最看重家里平静,不爱抛头露面。孙子辈有时参加历史纪念活动,带出些祖父的旧东西,比如书法作品或老照片,但活动办得简单,大家就聊聊家族的事。关家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没什么大动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