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她“帆帆”,当着几百个教授的面,伸手要她过来。 这声“帆帆”,他叫了快二十年。 当年他82岁,她28岁。 消息一出,网上炸开了锅。 骂声铺天盖地,说啥的都有。 说她图他的名,图他的钱。 说她一个年轻姑娘,心思不单纯。 可翁帆啥也没解释,就那么嫁了。 婚后,两人过得跟普通夫妻没两样。 他早上起来看报,写东西。 她就准备早餐,整理家务。 下午是他们的读书时间。 他眼神不好,她就一个字一个字念。 从物理论文到新闻时事,啥都念。 他耳朵也有些背,她就把声音放大。 有时候一个词他没听清, 她就趴在他耳边,重复好几遍。 她自己也是清华大学的博士。 她不是个只会照顾人的保姆。 他写的那些公式,她看得懂。 他们能聊到一块儿去。 有人说,翁帆牺牲了太多。 最好的青春,都给了这个老头。 她不能像同龄人那样逛街、看电影。 但她自己不觉得。 她说,他给她一个纯净的世界。 一个象牙塔,让她可以安心读书。 他出门讲学,永远牵着她的手。 人多的地方,他会下意识把她护在身后。 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有一次,他身体不好住院。 翁帆衣不解带地守着。 医生护士都看在眼里,说这姑娘真不错。 他病好了,第一件事就是跟朋友说: “帆帆是真的爱我。” 他知道,这感情不是假的。 后来,翁帆把他俩多年的通信, 还有他的一些珍贵手稿, 全都捐给了大学博物馆。 她说,这些东西不属于她个人。 它们属于历史,属于科学。 她不想用这些东西来证明什么。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快二十年过去了,他快一百岁了。 她也从一个年轻姑娘,到了中年。 当初那些骂她的人,渐渐不说话了。 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悉心照料。 更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陪伴。 他给了她精神上的引领。 她给了他生活上的安宁。 这不就是婚姻最真实的样子吗? 也许真正的感情,就是两个人能玩到一块儿去,别人懂不懂,真的没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