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有外国记者问韩国总统李在明,中国若武统台湾你帮不帮?李在明笑着说,那是别人的家务

有外国记者问韩国总统李在明,中国若武统台湾你帮不帮?李在明笑着说,那是别人的家务事,我只说一声谢谢就好了。李在明确实是比尹锡悦聪明,他在走两边都讨好的策略。1、对中国他要经济,2、对美国他要安全,3、对国内他要选票,这3点就是他上台执政的宗旨。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先说说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这可是韩国的命门,李在明比谁都清楚。 前三季度中韩进出口总额1.74万亿元,还增长了2%,机电产品、农产品这些刚需商品的进出口增速更是超过3%。 要知道尹锡悦执政时,就因为跟着美国搞“阵营对抗”,中韩贸易逆差一路扩大,李在明竞选时就指着这点骂街,说尹锡悦“把经济当政治筹码,坑苦了韩国企业”。 现在他上台了,自然不敢重蹈覆辙,第三通电话就打给中国,反复强调“尊重一个中国原则”,说白了就是怕得罪中国这个大市场。 韩国的半导体、汽车产业可是相当依赖中国的,三星电子三季度财报里,中国市场贡献了近30%的营收,现代汽车在华销量要是掉10个点,整个集团利润就得缩水三成。 所以面对“帮不帮台湾”的提问,他只能笑着打哈哈,真敢说句“帮”,第二天韩国企业就得堵在青瓦台门口抗议,这经济账他算得门清。 可经济上靠中国输血,安全上又得看美国脸色,这就有了对美国的“安全妥协”,李在明玩的是“两边不得罪”的平衡术。 9月22日他让外长跟着美日发联合声明,嘴上喊着“对台湾周边局势担忧”,一副站队美国的样子,可三天前韩国外长刚在北京,跟王毅保证“尊重一个中国立场”,转头就变脸,这操作就是做给美国看的。 毕竟驻韩美军还在那,韩美同盟是韩国喊了几十年的“安全基石”,美国稍微施压,李在明就得让步。 但李在明又不敢真把中国惹毛,所以声明里只敢“担忧”,绝不说“干预”,外交部问起来就拿“尊重一中”当挡箭牌,这种“既听话又留余地”的做法,比尹锡悦直接喊“协防台湾”的蠢话,确实圆滑多了。 说白了,李在明要的是美国的安全承诺,又不想丢中国的经济好处,只能在缝隙里找平衡,这“墙头草”当得也算合格。 最关键的还是国内的选票,这是他的根本,所有外交操作最终都得围着选民转。 民调显示李在明的支持率已经冲到60%,其中39%的人都是冲着他的“经济民生政策”投的赞成票。 韩国选民早就烦透了尹锡悦时期的“外交内耗”,一边给美国交保护费,一边被中国反制,物价涨得飞起,企业关门一堆。 李在明太懂这一点了,上台第一天就成立“紧急经济应对工作组”,把对华贸易放在优先位置,就是要让选民看到“实惠”。 他在外交上搞平衡,也是为了稳住经济大盘:跟中国搞好关系,商品能卖出去,就业有保障;跟美国搞好关系,不用担心中东、朝鲜的安全风险,选民能睡得踏实。 这种“经济稳、安全稳”的表象,直接转化成了选票,执政党支持率比最大在野党高出20个百分点,这就是他“三边讨好”策略的直接回报。 尹锡悦当年一门心思抱美国大腿,跟着搞芯片联盟、军事演习,结果中韩贸易逆差创了五年新高,韩国汽车在华市场份额掉了4个点,选民用选票给他来了个“教训”。 李在明恰恰抓住了这个痛点,竞选时就骂尹锡悦“外交幼稚”,说“台湾问题跟韩国八竿子打不着,犯不着为别人丢饭碗”。 现在执政了,他把这话落到实处,对台湾问题“不接茬”,既不得罪中国,又没彻底忤逆美国,还能在国内落个“务实总统”的名声,一举三得。 就连他之前被问“是否援助台湾”时,说“等外星人入侵再考虑”,这话听着像玩笑,实则是给所有人台阶下,中国听了舒服,美国抓不到把柄,选民觉得他“拎得清”。 但这“三边讨好”的策略也藏着风险,9月美日韩声明刚发,中方就通过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硬怼回去,说他们“干涉内政、诬蔑抹黑”,警告“不要低估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这就是给李在明敲警钟,经济好处可以给,但核心利益碰不得。 美国那边也没少施压,鲁比奥就公开说“韩国不能在中美之间骑墙”,逼着他选边站。 可李在明只能硬撑,因为他知道一旦倒向任何一边,国内选票就得崩,所以他只能继续演下去。 说到底,李在明的“聪明”本质上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选择,可这选择里全是利益算计,没有半分原则可言。 他那句“说谢谢”的回应,不是尊重中国主权,而是尊重中国的市场实力;他跟着美国发声明,不是认同美国立场,而是怕丢了美国的安全庇护。 这种“墙头草”式的外交,或许能撑一时,但终究长久不了,中美博弈的张力只会越来越大,总有一天他得选边站,到时候经济、安全、选票这三本账,恐怕就没那么好算了。 不过比起尹锡悦的“一根筋”,李在明的“算计”至少让中韩关系没直接恶化,也让韩国经济得了点实惠。 但咱得看明白,他的所有表态都是为了韩国的利益,不是真的认同“台湾是中国家务事”,真到了关键时候,还得靠咱们自己的实力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