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谊公开撇脚郑丽文!在郑丽文表示,我是中国人,要让台湾人堂堂正正的做中国人之后,侯友谊出来表态了!10月28日,在民进党团质询质疑郑丽文当选蓝营党魁,日前郑公开自称是中国人,询问侯友谊时,侯友谊表示,台湾的主流民意就是按照宪法,所以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华民国人”。 其实国民党在身份认同问题上一直很难达成一致,党内派系繁多,像郑丽文和侯友宜这样的政治人物,面对“中国人”认同时都采取了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态度。 这些分歧并不是偶尔发生,而是长期存在,侯友宜说自己是“中华民国人”,这样的说法其实就是回避问题,既没站在中国人身份认同这一立场上,也没直接否定。 他选择拿台湾现行法律当“挡箭牌”,让自己能在风头两头都不吃亏,但同时也和郑丽文划清了界限,这不是无心之举,而是有意避开争议,把自己的选举利益放在前面。 “我是中华民国人”和“我是中国人”,这两句话看似只是措辞有别,实际上反映了党内深层次的路线分歧。 郑丽文强调血缘和民族认同,把自己放在广义中国人的范畴里,侯友宜则选择表面上的稳妥,把自己归为现行体制的台湾人。 朱立伦早年也有公开认同中国人身份的表态,但在现实政治压力下,侯友宜却选择了更加模糊的说法。这不仅看出了他自身的政治考量,也反映出整个国民党高层在关键问题上始终走不到一条线上,党内许多人宁愿模棱两可,也不愿明确表态,以免在选举中影响得票。 这种情况背后其实很现实,侯友宜等人都清楚,如果公开认同中国人身份,会失掉一些持特殊立场的中间选民,在他们眼里,选票和个人利益比什么都重要,比起维护党的统一立场,更在乎怎样让自己在政治上不被攻击。 所以才会发明出“中华民国人”这种说法,既不彻底站队,也不轻易得罪人。 这就导致郑丽文在党内的位置其实是非常尴尬的,她代表老派国民党的传统立场,但如今已经明显被主流游走派边缘化,国民党高层各自发言、各自打算盘,整个政党的凝聚力也变得越来越弱,整个党派如果连“我们是谁”都不肯承认,那要怎么带领支持者往前走呢? 其实国民党想要团结、想要有未来,必须直面身份认同问题,不能总是遮遮掩掩、见风使舵,只有把根本立场讲清楚,才能真正赢得支持者的信任和认同。 我们要对郑丽文敢于直面身份问题的做法给予肯定,毕竟,民族认同不应该因为选票和个人算计而失去原则,国民党内部如果不能统一立场,只会让自己在台湾政坛变得边缘化乃至失去影响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