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俄军在红军城西南完全控制了自9月底以来开始攻击的红军城煤矿区。这个矿区位于科特林

俄军在红军城西南完全控制了自9月底以来开始攻击的红军城煤矿区。这个矿区位于科特林与乌达奇涅北面,是顿涅茨克最大的煤矿,曾是乌克兰寡头里纳特·阿赫梅托夫的一部分产业,现已被俄军控制,整个矿区内的乌军已被俄军清理。俄媒称,俄军在9月底进入了矿区管理大楼,成功占领了靠近科特林的主通风井。但是要完全占领矿区,俄军就需要将乌军从矿区内的其他建筑物中驱逐出去,所以一直打到现在才达成目的。   这个煤矿来头不小。它原本属于乌克兰寡头里纳特·阿赫梅托夫。这位商业大亨的产业遍布乌东地区。如今他的摇钱树变成了俄军的战利品。矿区里的大型采煤设备都完好无损。这些设备现在都归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所有。   地面战斗虽然结束。地下清扫还在继续。工兵们带着探地雷达仔细搜查。生怕漏掉哪个隐藏的洞口。有些乌军士兵躲在下水道里。结果被军犬嗅了出来。俄军调来了重型喷火器。直接把地道变成了火炉。   附近居民说这两个月就没睡过安稳觉。昼夜不停的爆炸声让人神经紧张。现在枪炮声终于停了。取而代之的是俄军工程车的轰鸣声。他们在抢修被炸毁的公路。还要恢复矿区的电力供应。   乌克兰方面至今没有正面回应。但前线士兵私下承认损失惨重。这个煤矿不仅是经济命脉。更是红军城防线的战略支点。失去这里意味着整条战线都要后撤。   俄军工兵现在最头疼的是排雷工作。乌军在撤退时布满了诡雷。办公楼的门把手都可能连着炸弹。拆弹专家已经处理了三十多处爆炸装置。预计还要忙活好几天。   煤矿区的制高点也完成了换防。俄军狙击手占据了所有有利位置。他们的望远镜时刻盯着红军城方向。乌军任何反扑企图都逃不过监视。   当地亲俄民众开始返回家园。他们看到矿区飘起的俄罗斯国旗时表情复杂。有些人激动落泪。有些人则面无表情。这场战争改变了太多东西。   顿涅茨克官员已经着手拟订复工计划。这个煤矿原本养活着上万家庭。恢复生产成为当务之急。但专家估计至少要半年时间。毕竟很多设备需要检修。矿工队伍也要重新组建。   俄军指挥官在战报里特别表扬了铁道兵部队。这些人在炮火中修复了运输专线。让重型装备能够及时抵达前线。坦克就是沿着这条铁路开进矿区的。   乌军曾试图炸毁矿井通道。幸好俄军行动更快。工兵及时拆除了爆破装置。保住了主要矿道。只有部分辅助巷道被坍塌的土石掩埋。   国际观察员注意到这个细节。俄罗斯人不仅要占领。更要完好接收。这说明他们打算长期经营。不是单纯军事占领那么简单。   煤矿区深处的战斗最具戏剧性。有群乌军被困在八百米深的井下。他们靠着矿井里的应急物资坚持了三天。最后因为缺氧被迫投降。俄军调来大型鼓风机才把他们救上来。   现在整个矿区戒备森严。俄军部署了最新式的反无人机系统。上次乌军无人机偷袭差点炸毁变电所。吃过亏后防御明显升级了。   红军城方向的炮声渐渐稀疏。乌军似乎接受了这个事实。他们开始在新的防线构筑工事。这片煤矿区将成为俄军前进的跳板。下一步可能要直扑红军城中心区。   矿区办公楼的顶层现在成了观察哨。透过高倍望远镜能看见城区轮廓。俄军炮兵校正员正在测算坐标。下一场战役的准备工作已经展开。   附近的村民发现手机信号恢复了。不过是俄罗斯运营商的号码。战争就是这样改变着日常生活。连通讯网络都跟着战线变化。   这个煤矿的易主意味着很多。不仅是军事上的突破。更是经济上的重大收获。顿涅茨克的能源自给率将因此提升。前线的坦克燃油供应更有保障。   乌军撤退时留下了大量文件。其中还有煤矿的地质勘探资料。这些技术文档现在都成了战利品。俄军地质专家正在仔细研究。他们想确认煤矿的真实储量。   战场清理队的工作量超大。光是收集的弹壳就装了三卡车。这还只是地面上的。地下部分的清理才刚开始。   有个有趣的现象。矿区里的野猫都学会了躲炮击。它们听到炮弹破空声就会钻进矿洞。这些小家伙比人类更早适应战争。   随着矿区陷落。红军城西侧的防御出现缺口。乌军不得不抽调预备队填防线。这反而削弱了市中心的守军力量。俄军的战术目标已经达成。   接下来的重点转向民生恢复。俄军开始向周边村庄发放救援物资。这个举措明显带着政治意味。他们要在心理上争取当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