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浙江杭州,一顾客预约26元上门开锁服务,结果收了1300元。对方称:26元只是白

浙江杭州,一顾客预约26元上门开锁服务,结果收了1300元。对方称:26元只是白天的纯服务,200元才是夜间的服务,并且他还换了锁芯、把手,这个费用是双方协商后才进行的,对方就是故意找茬。不过大家觉得1300元都可以买一扇门了,会不会存在小问题、大维修呢? 小张发现自己的门上锁了,有点着急,谁不愿意下班后就能回家躺在沙发上看看手机,放松放松呢? 可现在大门成了自己进门的拦路虎,能不糟心吗? 他赶紧在某平台上预约了26元的上门开锁,心想这个价位还行,耐心等待一下,师傅来了,自己就可以进门了。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家门结构复杂,直接开锁会破坏原有的功能,只能换锁芯。 小张满怀希望的心一下就坠落到了谷底,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又要花多少钱呀?太不值当了,只怪自己出门的时候没有检查钥匙。 但现在能怪谁呢?不让这个师傅开,可能其他师傅来也是一样的,那就硬着头皮问多少钱吧。 师傅说锁芯588元。 小张的心好疼啊,就因为自己没带钥匙,就要花近600元的费用,想想都冤枉。 可是没办法呀,师傅说开不了锁,只能换,那就硬着头皮让他换吧。 师傅又接着说,你这换了锁芯,把手也不行了,还得配套换,需要288元。 小张又被一重击,588元都没有让自己缓过神,怎么又来一个288元呀?这还有完没完呀? 可没办法,师傅也没有强行要给自己换呀,人家看到小张犹豫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要走了,这说明人家并不是一定要做这单生意。 小张见状没办法,吃一堑长一智,那就换吧,一共不就876元吗?换吧换吧,不换又怎么能够进屋呢? 可师傅又来了一句,说还要收200元的夜间服务费。 小张咬着牙,不想多说什么,800多都出了,再出200算啥呢? 他不想看到师傅,只希望他早点给自己弄好,早点离开,自己也能早点进屋。 最后七七八八的算下来,花了1300元,小张心疼,但没有办法,只想让这件事赶紧过去,免得自己伤心过度,影响身体。 等小张进屋后,躺在沙发上喝了口水,缓了缓气后,总觉得自己太冤了。 你说谁遇到这事不觉得冤呢?平白无故就花了1000多,这还是开门吗?这钱都能买一扇门了。 他总觉得平台和师傅都有问题,平台用26元低价吸引顾客,再让师傅来高价维修;作为一个师傅,再难开的门都应该能打开呀,这又不是什么高科技。 小张合理怀疑,师傅就是看准了顾客晚上不好喊其他师傅来的心理,才这样一步一步下套,让小张不得不付钱。 最后,小张也缓过气来,直接找客服投诉,认为他们标价不合理,说破嘴也不可能开个门就需要1000多,这属于他们管理失职。 客服赶紧联系师傅,问他怎么回事?当时的情况有没有详细的服务记录? 对方则表示,我们都是协商好的,小张同意了才给他换的,哪有给他换好了还说贵的,这不就是故意找茬吗? 当时也确实是商量后的价格,但是小张还是不服,直接发到网上,让大家来评评理。 当然,大家觉得肯定不合理了,白天26元的服务费,晚上怎么变成了200元呢?这个差距也太大了,一点服务的职业道德都没有,眼里只看到钱。 还有人说自己换的最高档的锁芯才420元,小张这换下来花了1300多,明显高于市场价,肯定涉嫌欺诈。 更多的人说,1300元都能买一扇门了,照这样算,还不如直接把门敲了,重新装一扇新的。 最后客服也受理了此事,和小张协商退还了500元费用,事情才得以解决。即便这样,小张夜间换锁也花了800元,这个价格真的有点高啊。 一、商家虚假标价,涉嫌价格欺诈 商家在平台标注“26元上门开锁”,但实际收费时以“夜间服务费”“锁芯更换”等名目大幅加价,构成以虚假价格手段诱骗交易。 根据《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六条,经营者不得以低价引流后通过隐蔽方式提高结算价,否则涉嫌价格欺诈。 类似案例中,上海某女生遭遇“25元开锁变2410元”,法院认定商家利用模糊标价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需退还多收费用。 二、商家施压交易,侵犯公平交易权 师傅以“锁具复杂无法开启”为由要求更换锁芯,且在消费者犹豫时采取“收拾东西离开”的施压手段,涉嫌违反公平交易权的规定。 类似案件中,法院认为商家利用消费者深夜孤立无援的心理迫使其接受高价,属于“乘人之危”的可撤销行为。 三、若平台未履行审核义务,消费者可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九条,平台需对商家信息真实性负责,否则需赔偿消费者损失。 现在有些平台已推广信用体系,要求企业公示收费标准,但本案商家仍存在违规行为,需进一步强化监管。 对于此事,大家如何看待?素材来源于:大众新闻2025年11月3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