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人性究竟能有多“险恶”!2007年,安徽一女子做挑夫17年,养活3个孩子,却被全

人性究竟能有多“险恶”!2007年,安徽一女子做挑夫17年,养活3个孩子,却被全村人排挤,公婆更是对她恨之入骨,然而,他们口中的“恶女人”却被央视点名表扬!   2007年的安徽齐云山,山间石阶上总有个瘦削的女人,挑着比自己还重的货物,一步一挪地往上爬。   这个叫汪美红的女人,那时已经在这条山路上走了十多年,没人知道她每一步踩下去,是肩上的痛更甚,还是心里的寒更重。   汪美红的日子从一开始就没顺过。第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有先天性白化病,眼睛几乎看不见,村里有人背后嚼舌根,说这孩子是“不祥之物”,连带着她也成了别人眼里的“扫把星”。   1994年,丈夫意外没了,这顶“克夫”的帽子更是牢牢扣在了她头上。   公婆把所有的丧子之痛都撒在她身上,不仅一分安葬费都不肯出,还硬是把她和三个没长大的孩子赶出了家门——最大的儿子不到四岁,龙凤胎刚满两岁,一家四口只能挤在村口废弃的窝棚里。   窝棚漏风漏雨,可比天气更冷的是村里人的眼神。走到哪儿,背后都跟着指指点点,没人愿意跟她多说一句话,更别说伸手帮一把。   她没办法,只能盯上齐云山上的挑夫活计。那时候山上的挑夫全是男人,一个女人要扛下这份苦,难上加难。   可她没得选,三个孩子等着吃饭,她只能攥紧那根扁担,每天在三千七百多级石阶上往返三趟,挑着上百斤的货。   时间长了,肩膀磨得血肉模糊,鞋子一双双磨破,扁担断了五十多根,连左脚骨裂了,也只是用草药裹裹,接着上山。   白天在山上受着体力的苦,晚上回家还要面对更让人心碎的场景。出门前怕孩子乱跑,只能用绳子把他们拴在桌腿上,等她晚上一身疲惫地回来,常常看到孩子坐在自己的排泄物里哭。   她心里像被刀割一样,可连抱怨的时间都没有,只能赶紧收拾干净,再给孩子做口热饭。   就这么苦熬了十七年,日子终于有了盼头。失明的大儿子学会了按摩,在上海能自己立足了,龙凤胎也都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   央视知道了她的故事,专门来采访,她成了大家口中的“最美挑山工”“中国好人”,还有企业家捐了三十万,想帮像她一样的贫困母亲。   可谁能想到,这份荣誉和善意,反倒让她在村里的日子更难了。村民们见不得她好,认定那三十万都进了她的口袋,之前的刻薄变成了更难听的谩骂。   有人说她之前的勤恳都是装的,是“作秀”,就为了博同情;还有人直接上门,理直气壮地要她“分捐款”,好像她受的那些苦、得的那些荣誉,都成了罪过。   公婆对她的态度也没好半分,依旧恨得牙痒痒,仿佛她把孩子养大、活出了样子,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   后来孩子们在城里安了家,女儿还成了医生,好几次想接她去城里享清福,可她没去。她在山脚下开了家小茶馆,对联写着“爱盖横江水,肩担齐云山”,偶尔还是会挑着货上山,不是为了谋生,只是习惯了这份踏实。   有人问她为啥不跟孩子去城里享福,她只是轻声说想让娃们回家时,能看到热乎的灶台。   这么多年,汪美红用一根扁担扛起了一个家,把三个孩子都送进了好日子,可那些曾经看着她吃苦、如今见她好起来的人,却用最恶毒的心思揣测她、排挤她。   人性里的凉薄,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人见不得你穷,怕你拖累;更有人见不得你好,恨你超过他们。   可即便如此,汪美红还是守着齐云山,守着心里的那份平静。她没被生活的苦打垮,也没被人性的恶缠上,就像齐云山上的石阶,默默承受着风雨,却始终稳稳地通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