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把六大行2020年3月(疫情低点)至今的月线收盘价拉出来看,确实只有邮储走出了一

把六大行2020年3月(疫情低点)至今的月线收盘价拉出来看,确实只有邮储走出了一个标准“W”,其他五家都是“低点逐级抬高”的✅形。 造成这种差异的,并不是谁基本面突然变卦,而是“筹码结构 + 资金进出节奏”在邮储身上发生了两次剧烈切换,相当于把月线硬生生掰成双底。具体可以拆成三段: 1. 2020.3-2020.11 第一波杀跌与反弹(W左半边) 邮储2019年12月才完成“A+H”两地整体上市,流通盘里70%以上是限售社保、央企基金,真正可交易筹码只有20%出头。2020年3月疫情砸盘,散户首先砍仓,流动性缺口被放大,邮储A股单月跌幅-22%,远大于四大行平均-10%。 4月起,外资借“MSCI中国A股纳入因子提升”集中增配金融,邮储因为“次新+低估值”被爆买,北向资金仅用三个月就把持仓从0.7%拉到3.4%,股价一口气弹回疫情前位置,完成W左底。 2. 2020.12-2022.10 二次回落(W中间下捅) 2020年12月,财政部将其持有邮储10.4%股权一次性划转给全国社保基金,市场担忧“社保要减持套现”,情绪瞬间转空;叠加2021年县域网点整顿、零售息差收窄,邮储PB从1.05倍被砸到0.58倍,区间跌幅-35%,而四大行同期只跌了-10%左右,于是形成W右半边的“回踩”。 3. 2022.11-至今 第二波拉起(W右侧上升) 2022年11月“中特估”概念出炉,监管明确“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资金开始找“低估值+高股息+国有旗舰”标的。邮储股息率当时6.8%,远高于四大行平均5.2%,且流通市值小(≈交行1/2),被动资金同样比例流入带来的涨幅更大。 北向+ETF申购把邮储股价重新推回2020年高点,于是月线出现“第二个底略高于第一个底”的标准W;而四大行因为本来就没有深跌,自然呈现✅形单边慢牛。 邮储上市时间短、可交易筹码少,先后经历了“外资抢筹→社保划转惊吓→中特估抢筹”两轮情绪大起落,月线才被硬生生拗成W形;其他五家大行筹码稳定、预期一致,月线也就波澜不惊地走出了✅形慢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