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高志凯教授又立功了! 在一档电视节目里,美国学者大放厥词:台湾人不愿意接受统一

高志凯教授又立功了! 在一档电视节目里,美国学者大放厥词:台湾人不愿意接受统一,你们要尊重台湾人的意愿,更不能使用武力统一。 结果高志凯教授直接拿出美国自己的历史来反问:1861年的时候,美国南方11个州组成联盟要独立,林肯总统可是组织北方军队,和南方联盟打了整整四年内战,才完成统一的。那我就要问了,林肯当时看没有尊重南方联盟的意愿呢?林肯又为什么不放弃武力呢? 林肯在1861年就职演说中明确表示"任何州都不能单凭自己的动议合法地退出联邦",这种对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与今天中国政府的立场如出一辙。 美国内战的本质是维护国家统一,1860年南方各州以"州权"为由宣布独立时,林肯立即征召7.5万志愿军镇压。这场造成62万人死亡的战争,被美国史学界正统论述为"必要的统一战争"。如今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说辞,与其历史实践完全背离。 更讽刺的是,林肯签署的《解放宣言》明确授权军队可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维护联邦统一。而今天美国政客却对中国《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说三道四,这种选择性失明令人咋舌。 联合国2758号决议确认了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法律基础。而美国南方邦联从未获得任何国家承认,其"独立"完全缺乏法理依据。高志凯的提问直击要害:为何美国对自己和他国适用不同标准? 从国际实践看,英国对北爱尔兰、西班牙对加泰罗尼亚、加拿大对魁北克,都坚决反对分裂活动。这种维护国家统一的普遍实践,凸显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虚伪。 林肯时代,联邦军对南方实施海上封锁、经济制裁甚至火烧亚特兰大。这些军事行动被美国最高法院在"普利策案"中裁定为合法。而今天中国坚持和平统一方针,仅保留对"台独"分裂势力使用武力的权利,比林肯时代克制得多。 解放军台海演习始终在领海内进行,而林肯派军舰封锁南方港口已属国际水域行动。两相比较,中国的做法更符合现代国际法规范。 高志凯的深刻之处在于揭示了"民意"的局限性。美国南方当时确实存在强烈独立意愿,但联邦政府认为这种"意愿"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同理,台湾地区的所谓"民意"也不能超越中国宪法和《反国家分裂法》。 历史证明,林肯的决定获得时间检验,战后南方经济快速发展,黑奴获得解放,当初的"独立民意"被证明是奴隶主阶级的意志。这种历史辩证法,对认识台湾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2025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但历史记录显示,1861年南方11州公投独立时,北方联邦政府立即斥为"非法"。这种对"现状"的选择性定义,暴露其战略投机本质。 美国将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英国北爱尔兰的分裂分子称为"极端主义者",却把台湾分裂势力包装成"民主人士"。这种赤裸裸的双重标准,连美国学界都难以自圆其说。 中国《反分裂国家法》与美国历史上的《反脱离联邦法》立法精神高度一致。1861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克瑞坦登-约翰逊决议》,明确宣布内战目的是"维护联邦而非废除奴隶制"。这种将国家统一置于首位的立法逻辑,至今仍是各国通例。 值得玩味的是,美国最高法院在1869年"德克萨斯诉怀特案"中裁定:联邦是"永续联盟",各州无权单方面退出。这个判例至今有效,却与美对台政策自相矛盾。 大多数国家对美国内战的定性从未质疑,却对中国统一事业指手画脚。这种集体沉默的背后,是西方话语霸权在作祟。高志凯的质问之所以有力,正是戳破了这层窗户纸。 更深层的是历史话语权,美国通过教科书、影视剧将内战美化为"自由之战",而中国维护统一的努力却被污名化。这种叙事不对称,需要更多学者像高志凯那样挺身破除。 林肯的名言"房子不能分裂"道出国家统一的真谛。当今世界,所有大国都对分裂势力零容忍。俄罗斯在车臣、英国在北爱尔兰、法国在科西嘉,都采取过坚决措施。美国对台独势力的纵容,实则是地缘政治算计。 更现实的是力量平衡。1861年北方经济总量是南方的2.5倍,如今大陆GDP是台湾的25倍。这种实力对比,使任何分裂企图都注定失败。 与林肯时代不同,中国始终将和平统一作为首选。两岸经济融合度已从2000年的25%升至2025年的68%,这种共同利益基础是当年美国南北方都不具备的。 每年超千万人次的两岸往来,40万对两岸婚姻,形成割不断的社会纽带。这种民心基础,是高志凯敢于直面质疑的底气所在。 当高志凯引用林肯的故事时,他不仅在辩论,更在完成一场历史教育。所有大国在维护统一时都立场坚定,这是国家生存的基本逻辑。 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必将遵循历史规律。那些试图割裂民族的行为,终将被扫进历史垃圾堆。而像高志凯这样敢于用真理戳穿虚伪的学者,正在为民族复兴清理思想障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