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原来毛主席在1949年就想要攻打台湾,那时候应该是最好打的吧,1949年7月份,

原来毛主席在1949年就想要攻打台湾,那时候应该是最好打的吧,1949年7月份,他给周恩来的信中说:根据朱德建议,派300-400人去苏联学习空军,再购买飞机一百架,连同现在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坚部队,掩护渡海,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 一九四九年的天安门,城楼下人山人海,城楼里却在琢磨另一件事:大陆快打完了,台湾什么时候动手合适。 淮海战役快收尾时,毛主席让粟裕摊开地图。 陆地上三大战役已见分晓,长江以南只是时间问题,海峡那边却是另一门课。 粟裕话说得很直白:过江靠木船还行,过海就悬了,两栖登陆没有自己的海军、空军,光靠陆军硬上,九成要吃亏。毛主席顺势拐了个弯,缺什么就补什么,那就办海军,办空军。 七月份写给周恩来的信里,他按朱德意见,提出挑三四百人送去苏联学飞行,再买一百架飞机,和现有那点空军凑一支攻坚部队,专门掩护渡海,心里已经盘着第二年夏天动台湾的念头。 纸面上看,那会儿确实像个“最好打的窗口”。 解放军人多了,国民党心虚了,美国还没伸手,第七舰队也没进台湾海峡。 摊开家底看,短板同样扎眼:海里、天上都没硬家伙,连一场像样的海战都没打过。 金门这一仗,把问题砸到了眼前。 进攻大金门时,渡海还靠一条条木船,数量不够,补给跟不上,空中没人撑腰。 登陆拖来拖去,等真上了岛,好时候已经过去。 九千多名官兵和船工在岛上拼了三昼夜,一个没回来,很多人才真切意识到,“解放台湾”不光是往地图上画箭头的问题。 在这样底子上,华东军区海军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挂牌。名字气派,盘点家当只有十来个人和三辆吉普车。开国大典那天,海军方队一百来人从城楼下走过,队列挺齐,背后连一艘能出远海的军舰都没有。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二日,《解放日报》登出两则通告,张爱萍公开向旧海军招手:不问出身,不问级别,只要在国民党海军服过役,都可以来登记。 几千名旧海军从四面八方冒出来,八月十五日海军学校成立,多数学员昨天还是陆军,学制只有两个月,先学会认海认船,把缴获来的钢铁家伙开动再说。 一九五〇年六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把第七舰队直接开进台湾海峡,原本准备渡海的精锐部队临时改编成志愿军,去了鸭绿江边,解放台湾的时间表被迫往后推。 朝鲜停战后,毛主席登上“长江”舰,与水兵挤在一块儿住了四天三夜,离舰前写下“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又在“洛阳”“南昌”“黄河”“广州”四舰上连写四遍一样的话。 一九五四年,国家财政紧得咯吱响,他还是从苏联买了四艘驱逐舰;同时又提出对等谈判、台湾高度自治、外国军队必须撤出的几条意见,给后来处理台湾问题留下一条另一种路。 一江山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圈出来的一块小石头。 这个岛面积一平方公里出头,南边离大陈十一公里,被国民党看作大陈的“门闩”,岛上流传一句话:“一江不保,大陈难守;大陈失守,台湾垂危。”蒋介石把擅长防守战的王生明派上岛,修起一百多处地下、半地下工事,用壕沟连成一片,外围再铺上地雷和铁丝网,自夸是“钢铁壁垒”。 解放军从一九五〇年起就盯着这个小岛。 情报人员潜伏半年,摸清工事、火力点,画出布防图,再靠浙东老船工用水泥石头把情报带了出来。 一九五四年,空军开始高空侦察,早期照片拼在一起总有空白,张爱萍让飞行员压低高度,再飞一次,这回每一道战壕、每一个暗堡都清清楚楚。 天气这关更难,浙东冬季风浪大,渡海窗口全被风压在水面上。 气象人员翻了二十年台州资料,又去问老渔民,咬定一月十七、十八、十九三天里,总有一天天气能用。临战前几天,海上连吹六七级大风,南京方面电报建议延期。 张爱萍权衡再三,托人把意见一路报到彭德怀那里,最后定下:按原计划在一月十八日打。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天刚亮,风力明显小了,云底抬到五百米左右。八点整,空军三个轰炸机大队、两个强击机大队飞到一江山和大陈上空,四小时内投下上万发炸弹和炮弹。 登陆艇顶着残浪往岸边挤,岛上的暗堡一片一片塌,还伸出枪口还击。 登陆时,有的登陆艇上伸出长竹竿,前头绑着炸药包,对准射击孔往里一捅,人在外头引爆,再加上一百二十具火焰喷射器在前线喷火,五十米内的暗堡一个个熄火。 陆军官兵举着红旗往高地冲,三小时不到,红旗插上了二零三高地。 到十九日凌晨,两平方公里不到的小岛被打干净。 一江山一倒,蒋介石明白大陈守不住了。 二月八日至十二日,大陈守军在美国海空掩护下,把部队和八千多名居民匆匆撤走,把岛上的建筑、设施炸掉。 解放军紧跟着登岛,大陈“不战而得”。 二月二十五日,浙东沿海诸岛基本解放,那句“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跟海风一起散了。 毛主席心里的台湾,一直没等来当初设想中那场“明年夏天”的决战。 晚年提起陆游那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时候,他嘱咐家人,将来两岸真有统一那一天,记得告诉他一声。